基金規模:股票型基金增長主要是資金凈流入按照中基協的口徑,2021年末非貨幣基金規模達到16.1萬億元,同比增長+36%1)股票型基金規模達到8.6萬億元,增長+34%,其中80%的增長是由資金凈流入推動的,只有20%是由于基金凈值的增長2)固定收益+基金崛起,債券基金規模+50%至4.1萬億元基金:量價齊升,推動基金公司經營業績高增長1)管理費收入:2021年,非貨基管理費收入達到1182億元,同比增長+62%,管理費率為+0.12%至0.75%其中,股票型基金管理費收入達到980億元,同比增長+75%,管理費率為+0.27厘至1.12厘2)營業收入:43家基金公司合計營業收入1184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頭部基金公司營收增速普遍高于平均增速,易方達,匯添富,廣發,招商,景順長城基金營收增速分別達到58%,41%,50%,62%,70%3)凈利潤:47家基金公司凈利潤合計389億元,同比增長+40%,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到26%,同比增長+4.3個百分點..頭部凈利潤分化較為明顯頭部基金公司凈利潤增速在40%以上,ROE大多超過平均ROE,一些小型基金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甚至難以盈利基金多為券商系,廣發證券旗下的廣發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利潤貢獻率為23%,東方證券持有的匯添富,鄭東資管,長城基金利潤貢獻率為50%銷售機構:基金銷售機構比基金管理機構更賺錢,競爭更激烈銷售機構的收入包括:1)客戶維護費(尾隨傭金):提高銷售機構的議價能力,增加尾隨傭金比例基金管理人收取的部分管理費將與銷售機構進行分成2021年,這個份額已經達到29%,股票型基金已經達到33%2)認購/認購費/銷售服務費:C類基金占比上升,銷售服務費增長較快目前,全市場共有420家銷售機構(包括銀行,券商,獨立銷售機構等).從留存規模來看,銀行占據主導地位,但市場份額被獨立銷售機構蠶食,從集中度來看,2021 Q1—Q4頭部銷售機構市場份額略有下降,競爭格局仍不穩定,各機構都在發力互聯網等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以認購費打折的形式實施較低費率,快速搶占市場份額,銀行等機構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份額,利用C類基金吸引投資者,不收取前端認購費(按持有時間收取銷售服務費)2021年C類非貨幣基金規模同比+107%至1.5萬億元,占比+3.1%至9.1%,非貨幣基金銷售服務費也有所增加2021年,這一費用將+84%至90億元2022年展望:公募基金行業增長有望持續,帶動相關產業鏈機構業績保持正增長中性假設下,我們預計2022年股票型基金規模將達到10.1億元,同比增長+15.2%,非貨幣基金規模達到18.3億元,同比增長+14.4%基金經理收入(管理費減去尾部傭金)1138億元,同比增長+11.9%銷售機構收入1256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基于占有+銷售服務費的尾部傭金預計占比60%,基于交易的認購費占比40%我們認為,未來基金行業公募基于所有權的收益占比有望繼續提升,行業周期敏感性降低建議關注東方財富,廣發證券,東方證券,金鐘H,受市場情緒影響較大,但長期增長邏輯不變風險:資本市場大幅下跌,導致基金凈值下降,資金凈流入小于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相關費率下降,基于某些假設,有偏離的風險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