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以水泥行業綠色智能發展為主題的一場國際論壇在合肥舉辦。中國水泥協會會長、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育先指出,放眼海外市場和綠色轉型升級是水泥企業的必由之路。
周育先稱,歐洲等發達經濟體,水泥產能雖然已基本飽和,但仍需要先進技術工藝和綠色節能裝備來改造升級原有產線。同時,“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也需要與其生產力相匹配的水泥裝備和技術服務。中國企業可以在其中挖掘商機,加強各種形式的國際合作。
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哈米斯·奧馬爾以坦桑尼亞為例指出,坦桑尼亞的經濟正在轉型,大型鋼鐵生產項目的談判也進入了后期階段,加上坦桑尼亞人口的迅速增長、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水泥的需求有望增加,這對于現有和潛在的水泥生產商來說是利好消息。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介紹,近年來,中國水泥企業已經開始著眼海外。截至2024年底,中國企業累計在21個境外國家投資建設了49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已投產項目合計熟料產能6708萬噸,水泥產能9670萬噸。在建項目合計熟料產能2673萬噸,水泥產能3880萬噸。目前在產的水泥項目中,中資企業全資投資的占比約40%,合資約60%。投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中亞地區和非洲。
周育先還指出,未來,水泥行業利潤的持續改善,一方面依賴于錯峰生產和產能置換政策的穩步落地。另一方面,行業不能靠殺價去取得市場份額,避免內卷和惡性競爭的行業自律也尤為重要。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