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劍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劍虎醫療”)獲先健科技1.5億元戰略投資。作為昆山工研院概念驗證首批項目,劍虎醫療依托工研院與高校共同搭建的創新平臺,短短兩年多時間里,就從“概念”落地為“產品”,打造出國內首個基于介電成像技術的開放式三維標測平臺,激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行之力。
在劍虎醫療展廳內,一臺白色機器暗藏玄機,接入消融導管可實時生成心臟三維標測圖譜,為介入手術精準“導航”。“這套三維標測平臺,可為當下最先進的心臟脈沖消融手術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劍虎醫療創始人趙永明博士介紹,該成果因“概念”而生,前不久獲批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有望實現高端醫療器械的國產替代,目前多家客戶表達了購買意向。
早在2019年,昆山工研院就與上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成立國際智能醫療裝備產業創新中心,劍虎醫療就是從10余個項目中層層篩選出的首批概念驗證項目,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陳亞珠院士領銜、上交大趙永明博士團隊創立。目前創新中心已助力一批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2023年,當劍虎醫療著手研發心臟三維標測平臺,昆山工研院捕捉到項目戰略價值,從物理空間到資金活水,多維度“陽光雨露”的潤澤,助力其逐步枝繁葉茂。
“劍虎醫療就落戶在我們工研院與昆山開發區共建的醫學影像及生物醫療器械產業園內,通過與企業緊密協作,我們重點關注早期課題,一旦發現有市場化潛力的項目,就立即介入開展概念驗證工作。”昆山工研院總經理助理湯君宇表示,概念驗證是推動早期科技成果邁向市場化、產業化應用階段的關鍵環節,通過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判斷它們在技術上可不可行,在市場上有沒有商業價值。“就像是‘篩種子’,留下有望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創新幼苗’。”
“劍虎醫療依托中國工程院陳亞珠院士及上交大支持,技術層面有優勢。挑戰在于形成功能、做成樣機后,如何整合資本和產業資源,讓技術成果真正從‘書架’走向‘貨架’。”在趙永明看來,昆山工研院構建的“孵化器”“加速器”,憑借優良的科技創新環境和產業基礎,為研發與應用落地提供了堅實的外部支撐。同時,昆山天使投資基金、昆山經開工研院醫療投資基金不僅輸送“及時雨”,還幫助企業主動對接供應鏈、生產鏈等關鍵資源,形成了從概念驗證到企業孵化再到產業賦能的全鏈條服務模式。
作為新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概念驗證中心自身也需“硬實力”。在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中的錨點,昆山工研院并未一味追逐風口,而是埋頭畫起了“坐標系”。近年來,昆山工研院與北京大學成立首個概念驗證中心,打造一流的校地科技成果驗證轉化標桿平臺。還與清華未來實驗室加快協同創新專項合作,為更多創新成果落地應用“降門檻、提效率”。同時,昆山工研院牽頭建設的蘇州市醫學影像高端裝備概念驗證中心獲蘇州市級立項。
深入的產業協作,在更大維度醞釀。從行業領域來看,近年來,昆山工研院概念驗證項目覆蓋了高端醫療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為的就是讓新技術轉化效率進一步提升,這與昆山的“2+3+3”新興產業體系高度契合。
接下來,昆山工研院將著力推動“產學研金”深度融合,強化價值發掘與前端賦能,為更多創新成果落地應用鋪路架橋,完成從“實驗室”到“市場”的精彩蛻變,助力昆山成為更多科創企業的優質“棲息地”。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