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質量認證活躍度指數(CAI)5日在上海發布。指數表明,中國地市級以上城市軟聯通基礎和能力總體表現較好;市場信用工具、質量管理工具、貿易便利化工具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 |
上述指數是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在2025年世界認可日活動暨第二屆中國認證認可大會上發布的。
2024年,CSCI總體得分62.39,較2023年增長0.24,呈現平穩小幅增長趨勢,提示中國地市級以上城市軟聯通基礎和能力總體表現較好;從得分分布看,對全國297個地市級以上城市測算結果顯示,CSCI最高值為96.52,最低為60.35,超過平均值的城市76個,占比25.59%,說明中國地市級以上城市軟聯通基礎和能力差異依然較大。
從具體城市看,本次發布的CSCI前10名城市為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廣州、深圳、東莞和成都,涉及的省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及廣東、江蘇、浙江、四川4個省份;從增速排名看,CSCI增長速度排名前5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蘇州、合肥。
2024年,CAI總體值為72.53,較上年增長0.83,提示市場信用工具、質量管理工具、貿易便利化工具的作用進一步發揮,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效益、結構態勢較好;從得分分布看,31個省域CAI的最高值為99.42,最低值為65.09,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在速度、效益、結構層面存在不平衡性。
從具體省域看,浙江、江蘇、北京、廣東、上海、天津、山東、福建、安徽和河北CAI位于全國前10,表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對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和帶動效應顯著;從發展角度看,浙江、海南、安徽、北京、上海、陜西、云南、河北、新疆和湖北等10個省域CAI指數同比漲幅較大。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