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始,“城市”這個詞被賦予了與美好生活相關的新內涵。為了將這份精神遺產傳遞到全球,每年10月31日被定為世界城市日,這是首個由中國政府倡議并成功設立的國際日。今年,是世界城市日申設10周年。
今天,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在上海開幕。秉持著“匯聚資源,共建可持續的城市未來”主題,發出更強的“中國聲音”——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在努力為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醒目坐標系。不僅表彰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突出進步的城市,更強調城市案例的影響性、可持續性、創新性和可推廣性。希望這些實踐經驗,能夠被面臨類似發展挑戰的城市復制、采用和推廣,惠及世界。如此宏大的坐標系,是有細節、有溫度的。經濟活力與城市繁榮、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城市安全與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四大評選維度,關乎一座城市的魅力值、幸福指數和軟實力程度,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換句話說,上海獎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出新的詮釋。《上海手冊》,更是世界城市日豐碩成果的一個縮影。它絕非一般意義上的案例匯編,而是一部對全球城市發展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的實用指南。今年將收錄來自14個國家的24個案例,涉及科技啟動基金、循環經濟、綠色金融、文化基金、公益組織培育、公益基金會、跨域治理合作、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等內容,從國際合作的視野探討城市協同效應。還有一系列成果亟待發布,諸如全球城市監測框架—上海應用指數綜合指標、2023版《上海報告》……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成就展示,而且是通過具象的、有溫度的、擁有參考價值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案例,指導各個城市的人們生活得更美好。經過多年發展,世界城市日已成為各國分享城市善治經驗、共謀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中國與世界各國一道,凝聚城市發展智慧與合力,創建更加綠色可持續的城市,為城市共謀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辦好世界城市日,充分展示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內涵,為世界城市發展貢獻“中國樣本”。依托世界城市日,中國與世界各國凝聚共識,全球城市生活必將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重回上海。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上海正在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設治理樣板,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上海新篇章。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