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達到新高143.13點,較上年增長6.63%。金融支農資源不斷增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水平持續提升。

其中,作為核心工具和手段的產品服務分指數增速最快,年均增長9.6%,在2022年達到158.03點。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多渠道資金供給體系逐步健全,金融資源向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傾斜力度持續加大,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占忠介紹,自《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印發后,金融機構積極服務鄉村振興,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速保持上行趨勢,成為拉動信貸增長的重要陣地。
在農業保險方面,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農業保險市場,國家層面高度重視農業保險,各級政府大力支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已達1000億元,同比增長22.85%,領先財產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13.1個百分點,累計提供風險保障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79%。農業保險支農、惠農、富農、強農作用進一步發揮。
曹占忠表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在原有年度評價指數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了“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需求調查指數”,從鄉村經營主體視角反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最新需求變化。
對全國3500余個縣域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縣域企業為中小企業,近七成保持盈利;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補充流動資金,約一半的縣域企業通過國有大行、農信社、農商行等渠道進行了融資,其中,超過五分之三的企業認為當前融資金額能滿足其經營發展需求,對融資服務較為滿意。
指數分析顯示,四季度縣域企業融資意愿上升,融資企業比例和融資金額均呈增加態勢,農村金融服務市場空間廣闊,潛力巨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進一步深化。
據悉,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是中國經濟信息社國家級鄉村振興指數工程的首個子工程,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中國農業銀行聯合發布。
據了解,此次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論壇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北京分社、中國農業銀行主辦。論壇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專家圍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發表主旨演講。業內專家和地方鄉村金融領域代表就如何進一步用好金融資源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做了分享和討論。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