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無人出租車服務正式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啟動試運行。首批約10輛Model Y在限定區域內提供遠程人工監督下的服務。
據了解,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此前表示,數月內車輛將達到1000輛運營規模,并在今年晚些時候,業務擴大至美國其他州,包括舊金山、洛杉磯、圣安東尼奧,以及加利福尼亞州等。后續也將推出無方向盤及制動踏板的專用車型Cybercab。
這一動作不僅標志著純視覺路線在L4領域的首次規模化商業驗證,更將“量產車復用”的漸進式技術路徑推向行業聚光燈下。
在特斯拉Robotaxi迎來商業化時刻之際,美國另一家Robotaxi公司也公布其最新動態,Waymo最新的周服務單量已達25萬單。
特斯拉牽頭,從L2量產經驗到L4場景遷移
特斯拉自2014年啟動自動駕駛研發,并于2016年迅速切入L2級自動駕駛,此后逐步增加自動泊車、自動變道和自動召喚等高級功能。
特斯拉的漸進式路線優勢在于積累期較長,其“純視覺+AI神經網絡”方案依托全球超百萬輛量產車的路測數據持續進化,形成“數據投喂-算法迭代-場景拓展”的閉環。
在中國智能駕駛技術的實現路徑上,呈現出清晰的分野。一派以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為代表,延續Waymo的跨越式技術路線,形成Robotaxi、Robobus、Robovan等多形態齊頭并進的格局;另一派則以Momenta、佑駕創新為典型,遵循特斯拉的漸進式路徑,且都在復用量產乘用車做L4自動駕駛的方式,完成技術、安全和商業化的進化。
以佑駕創新為例,其發展路徑與特斯拉深度契合:從乘用車智能輔助駕駛向高階自動駕駛拓展邁進。據2024年財報,截至2024年末,佑駕創新已累計為35家整車廠進行量產。豐富的技術積累和實際應用經驗,使得佑駕創新在開發L4級自動駕駛技術時,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不同場景下的駕駛需求,為其無人小巴、無人物流等產品的研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以前裝供應鏈優勢助力L4大規模商業化
據了解,特斯拉是將FSD應用到其現有的ModelY及Model3上,實現了Robotaxi在成本關口上的重大突破。由于量產車硬件已經過大規模生產和市場檢驗,成本相對較低且有穩定的供應鏈,可以顯著降低Robotaxi單車成本。
此外,特斯拉量產車需通過超1000項硬件可靠性測試,其HW4.0平臺在-40℃至85℃環境下仍能穩定運行,這種嚴苛的前裝標準直接保障了Robotaxi的運營可靠性。
而佑駕創新延續相同邏輯,基于多年乘用車開發與項目量產經驗,于今年5月推出的新一代“高精度、強算力、低成本”車規級無人小巴,邁出圍繞城市開放道路場景、向市場投放可量產自動駕駛產品的關鍵一步。
據測算,采用量產車復用方案的L4車型,硬件成本較定制化方案可實現大幅降低,且故障率顯著下降。可見,前裝量產體系構建的供應鏈護城河,是破解L4“安全-成本-規模”不可能三角的關鍵。
長期以來,特斯拉被視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最大“鯰魚”,無論是價格調整還是智駕功能都對中國市場產生了明顯的蝴蝶效應。如今其Robotaxi落地,不僅刺激國內L4賽道加速商業化,更給佑駕創新等量產升維路線玩家注入信心。
據中金公司測算,2028年中國L4市場規模將達數萬億元,佑駕創新依托乘用車的量產經驗和多形態產品布局,有望成為特斯拉式漸進式路線在中國賽區的又一核心變量。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