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油電同價”還只是“掀桌子”,那么“電比油低”則無異于“拆房子”了。
3月1日上市的宋Pro DM-i榮耀版,當屬“拆房子”最利索的一個,它一上來就直接掀掉了燃油車的屋頂。
更絕的是,宋Pro DM-i榮耀版不只“電比油低”,還“電比油強”——顏值煥新,新增黑騎士外觀顏色;在增配推新的同時,堅持入門即高配,核心技術更是領先燃油一個時代。
難怪有網友感慨:給用戶希望,讓合資絕望!宋Pro DM-i榮耀版這是開啟了“清場”模式,買A級SUV我還選什么燃油車???
宋Pro DM-i榮耀版上市,將“電比油低”進行到底
比亞迪誓將“電比油低”戰略進行到底。
2024年3月第一天,在人們的翹首以盼中,備受矚目的宋Pro DM-i榮耀版震撼登場。
榮耀版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在10.98萬元至13.98萬元之間。
看到這個售價的一瞬間,我是有些恍惚的。因為這個價格,比同級合資燃油車的價格還低。
要知道,宋Pro DM-i榮耀版可是新能源A級SUV。這一次重磅推新,不僅重新定義了A級SUV市場的價值標桿,更在該細分市場中正式拉開了“電比油低”的序幕。
眾所周知,宋Pro DM-i擁有“快、省、靜、順、綠”五大顛覆性實力,一上市就掀起了一場“油電”變革的風暴。月均銷量突破2萬的驕人成績,不僅彰顯了其市場影響力,更是對其優秀品質的有力證明。
宋Pro DM-i的高銷量,得益于其出色的產品性能,以及比亞迪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在確保整車收益的同時,比亞迪能夠最大限度地讓渡零部件環節的利潤,既讓技術普及,又讓消費者受益。
對于消費者來說,宋Pro DM-i榮耀版無疑是一次極具性價比的選擇。10.98萬元起的售價,徹底擊穿了燃油SUV市場的價格底線,讓電動車的購車成本比合資燃油車更低。免拍牌、減免購置稅等優勢,又能給車主節省一筆不菲的開支。
不光買車更劃算,用車也更劃算。宋Pro DM-i榮耀版百公里虧電油耗僅4.4L,讓車主每一次的用車體驗都無比愜意。省的不光是錢,更是對藍天白云的呵護。
10.98萬元實現入門即高配,顛覆體驗絕殺燃油
眾所周知,A級SUV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比亞迪宋Pro DM-i榮耀版以其驚人的10.98萬元起的售價,實現了在10萬元級市場對DM-i技術的普惠化。
這不僅是對下沉市場的一次深度布局,更是為A級SUV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將加速這一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令人感到驚艷的是,宋Pro DM-i榮耀版誠意十足,入門即高配。
宋Pro DM-i榮耀版入門車型毫不吝嗇地提供了直流快充、VTOL移動電站、智能上下電、NFC數字鑰匙等一系列高端配置。
此外,3D全景透明影像、主駕6向電動座椅、雙溫區自動空調、CN95高效濾網等舒適配置,以及DiLink 智能網聯系統、手機APP云服務遠程車控、手機遙控駕駛等智能科技,都使得這款車擁有了高配低價的優勢。擱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宋Pro DM-i榮耀版在提供電動體驗的同時,還保持了混動車型的低油耗,真正實現了“電動的體驗、混動的油耗、低于燃油的價格”。
這三重優勢,使其用戶圈層不再局限于一二線城市,而是深入到了三四線城市,為更多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顛覆體驗的出行生活。
五大顛覆體驗,核心技術領先燃油一個時代
之所以說宋Pro DM-i榮耀版核心技術領先燃油一個時代,是因為其搭載的DM-i超級混動技術可以為用戶帶來五大顛覆體驗——“快、省、靜、順、綠”。
第一、加速快是新能源汽車的顯著優勢。
宋Pro DM-i榮耀版百公里加速低至7.9秒,比同級燃油車快2到3秒,動力媲美2.0T燃油車。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在等紅綠燈時,新能源汽車總能先于油車沖出去,很多人以為電車司機故意開快車。其實未必,更多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動力強、響應快。
第二、油耗低是宋Pro DM-i榮耀版的另一個優勢。
有人說加速肯快定油耗高。這個定律放在燃油車時代是對的,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則失效了。
宋Pro DM-i榮耀版在NEDC工況下,百公里虧電油耗僅4.4L,滿油滿電綜合續航1090公里。不但沒有充電焦慮,還沒有續航焦慮,可以說省錢又省心。
第三、宋Pro DM-i榮耀版具備優秀的NVH性能,靜謐體驗媲美純電動車,且遠超燃油車。這一點,只有開過新能源汽車的朋友,才會有真切的體會。
第四、DM-i超級混動技術搭載EHS電混系統,響應快,無頓挫,開起來縱享絲滑。
第五、宋Pro DM-i榮耀版屬于新能源汽車,上的是新能源綠色牌照,而且還免購置稅,不限行,不限購。省錢又便捷!
寫在最后:
比亞迪宋Pro DM-i榮耀版10.98萬元起的售價,入門即高配,以及核心技術領先燃油一個時代的技術優勢,說明不只“電比油低”,還“電比油強”。
此舉相當于對合資燃油開啟了“清場”模式,直接掀掉燃油車的屋頂。隨著宋Pro DM-i榮耀版的強勢出擊,以后恐怕真沒燃油SUV什么事了。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