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券商以“真金白銀”回購自家股份有了新進展。5月7日,國泰海通、國金證券、財通證券等券商紛紛披露回購情況,與此同時,東方證券也拋出2.5億元至5億元的回購方案。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組合拳”與一季度業績高增的雙重提振下,券商板塊以回購潮傳遞價值信號,市場對其估值修復的期待值持續攀升。
券商回購護盤顯信心
回購對上市公司市值有何影響?源達信息研究員吳起滌分析認為:“過去幾輪回購潮,均發生在指數底部區間,回購對市值起到托底作用。我們選取2018年至今完成的回購事件作為分析樣本,統計發現:從中長期維度,回購完成公告發布后超額收益顯著,公告發布后1年的絕對及相對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2.85%、6.42%,2年后絕對及相對收益率均值分別為21.70%、11.32%。”
從個股情況來看,國泰海通回購3天落地首單,回購規模領跑行業。自4月8日董事長朱健提議回購以來,國泰海通僅用3天完成首筆交易。5月7日,國泰海通再發回購進展公告,截至4月30日,公司已累計回購1692.3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96%,占預計回購股份的22.3%,回購最高價為17.15元/股,最低價為16.49元/股,累計回購金額為2.84億元,占預計回購金額的14.21%,接近10億元至20億元回購下限的三分之一。
同樣在5月7日披露回購進展的財通證券,公司截至4月30日已累計回購2305.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965%,占預計回購股份的90.06%,回購最高價為7.52元/股,最低價為7.21元/股,累計回購金額為1.69億元,占預計回購金額的56.29%。
財通證券以1.69億元回購2305.51萬股,金額已超原計劃下限。盤面顯示,自4月9日啟動回購以來,財通證券股價累計上漲4.65%,市值修復超過15億元。分紅方面,財通證券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45.11億元,近三年已經累計派現23.22億元。
除了披露回購進展的券商以外,東方證券回購方案也于5月7日落地。東方證券5月7日公告擬回購2.5億元至5億元,價格上限13.5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溢價44%。盡管動作稍晚,但市場對其回購潛力持樂觀態度,近19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已累計上漲10.40%。
資金偏愛回購券商股
政策方面,上交所專題座談會亦釋放明確信號:機構需“勠力同心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體來看,4月8日,上交所召開專題座談會,與長江證券、東方證券、東吳證券、廣發證券、國聯民生、國泰海通、申萬宏源、天風證券、興業證券、中信證券10家證券機構深入交流。
“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齊心協力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在交流中,上述券商表示,新“國九條”、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落地實施,上市公司積極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投資價值持續提升,權益類ETF規模突破3萬億元,社保基金、保險機構、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持續加大入市力度,中央匯金等戰略性穩市力量持續壯大,市場內在穩定性持續增強。
盤面顯示,近1個月,參與回購的券商股平均漲幅達7.3%,跑贏上證指數。其中,國泰海通以12.50%的漲幅居首,財通證券、國金證券分別上漲4.65%、7.60%。
投資策略上,中航證券分析師薄曉旭表示:“券商為積極回應‘活躍資本市場,提升投資者信心’的一系列政策,陸續披露表明回購意向。券商回購股份不僅展現了對公司的信心,也表明其對整個資本市場的預判相對樂觀。另一方面,部分券商在政策的加持下也在積極進行改革,建議重點關注具有并購整合主題的券商等,同時,當前投資者信心不足,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建議選擇攻守兼備屬性較強、基本面優質、綜合實力較強的頭部券商,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
7日,上海某私募人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在中央匯金、社保基金等‘國家隊’增持ETF,以及國資委鼓勵央企回購的背景下,券商作為資本市場核心‘中介’,積極回購響應政策號召。對比近期的券商股表現,市場資金更偏愛流動性充足、回購力度大的上市券商標的。”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