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潘亮 古司祺
圖/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新聞中心
3月29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舉辦人工智能領軍人才發展論壇。論壇匯聚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多位精英代表,圍繞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討論,旨在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應用,為我國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產生系統性、深層次影響,必須提前識變、主動應變,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他強調,面對智能時代新的人才需求,需強化頂層設計,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師生智能素養提升、教育系統規模應用和前沿應用技術攻關,著力培養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
北京中關村學院院長、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劉鐵巖在主旨演講環節解析了人工智能領軍人才的特質與畫像。他指出,領軍人才是“有能力創立和領導國際頂尖AI企業或機構的復合型人才”,而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在學科融合、課程設置、評價標準、科研組織、項目審定、實踐教學、培養體系、國際交流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面對當前“技術爆炸”與“顛覆式產業應用匱乏”間嚴重失衡這一創新悖論,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邵斌提出了由人才、技術、數據、資本、生態五要素構成的系統化破解思路:需要培育既懂算法原理,又精通產業機理的超級跨域復合型領軍人才;在追求學術高峰的同時要注重超級工程的實踐;破解數據孤島,凝練高質量的數據;政府可以發揮引導作用,激勵資本成為長周期創新共同的承擔者;創建創新共生體,讓創新在各個參與者生態位的分化中不斷涌現。
“當我們圍繞著AI核心競爭力中的產、學、研、創、投,當五個花瓣協同綻放之時將是我們見證真正的范式革命之時。單個的技術或許能夠點亮星空的星星之火,但唯有生態的協同方能定輸贏。”邵斌說,希望通過構建人才跨界旋轉門等實踐探索,實現人工智能顛覆式產業應用的突破路徑。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