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方麗 基金投顧業務又有最新進展。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近期,一家名為廣州粵開投顧產業鏈創業投資基金的有限合伙企業正式成立,由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粵開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這也是孵化基金投顧產業鏈上下游優質獨立投顧的最新舉措。 在廣州市出臺《廣州市大力發展投資顧問業態的若干措施》的大背景下,資管巨頭持續加碼基金投顧業務。最近一年,廣州投資顧問學院、廣州投資顧問研究院、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有限公司相繼成立,通過各項創新實踐和資源協同,助推國內投顧業態發展。 資管巨頭繼續加碼基金投顧業務 近日,一家基金投顧產業鏈上的合伙企業問世,引起業內關注。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7月中旬,廣州粵開投顧產業鏈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 這一有限合伙企業的出資額為71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粵開投顧產業鏈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的幾名出資方均來頭不小。其中,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有限公司出資5000萬元、易方達基金出資2000萬元、粵開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00萬元,粵開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也是該合伙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從出資方背景上看,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公司是由盈米基金、廣發證券、粵開證券、萬聯證券聯合發起設立,易方達基金是目前規模排名第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粵開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則是粵開證券旗下從事股權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據盈米基金介紹,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公司為第一家專注投顧生態塑造的母基金,旗下設廣州粵開投顧產業鏈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子基金,共同聚焦孵化和投資基金投顧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獨立投顧、投顧服務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通過資本杠桿來促進投顧服務產業的創新升級,助力實現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此外,這一舉措也有助于推動金融科技在投顧領域的應用,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升投顧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完善投顧產業鏈上下游布局 事實上,早在2023年,廣州投資顧問學院管理有限公司、廣州投資顧問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有限公司就相繼成立,共同完善投顧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 “目前,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公司正在積極布局金融科技方向的投資,希望推動金融科技與投顧業務深度融合。通過技術創新,為金融機構和投顧服務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動力,提升投顧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盈米基金稱。 同時,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公司還關注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財富管理轉型的新市場機遇,希望借助金融科技數智化的力量,賦能投顧機構提升服務客戶的質量,優化客戶的投資體驗。此外,公司還將針對投顧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通過資本的杠桿作用,賦能和推動投顧產業鏈升級,以提升整體行業的競爭力和服務質量。 除了廣州投顧產業鏈投資公司,廣州投資顧問學院管理有限公司由廣發基金、廣發乾和投資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東莞市東證宏德投資有限公司、粵開創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萬聯廣生投資有限公司、盈米信息技術(珠海)有限公司等7家機構共同持股。 廣州投資顧問研究院有限公司則是由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廣東基金業協會、廣州金融業協會共同發起設立。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10月展開試點工作以來,公募基金投顧業務已走過快五周年時間,目前共有60家機構納入試點,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也面臨一定的挑戰。 盈米基金表示,首先,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長,但市場上能夠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投顧服務的機構相對有限。其次,投顧體系尚未完善,投顧業務仍處于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業務轉型的階段,需要機構不斷探索。最后,投顧業務缺乏具備新的思維方式、理念和行為模式的高質量人才隊伍,而且目前行業也缺乏統一的培訓標準、考試標準以及職業操守等規定,今年4月廣州印發出臺的“投顧十條”中指明了解決的方向。 編輯:小茉 審核:木魚
版權聲明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