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林煙雨熟枇杷,插遍新秧綠滿田。”從產量農業邁向高效農業、從傳統耕種變為品牌農業、從“看天吃飯”到“靠科技種田”,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最美藍圖在南通通州徐徐鋪展。
“作為一名通州農文旅發展劇變的親歷者和建設者,我們和江海大地的每一粒種子、每一株苗、每一棵樹同頻成長。”通州圓宏萬嘉項目負責人蔡浩表示。
清風徐來 黨建潤養綠色事業
作為通州本土國有企業,南通圓宏下屬的萬嘉農文旅發展公司,始終以鮮紅的黨旗為引領,通過組織常態化黨課學習、黨建共建等活動,向優秀黨組織看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齊心協力為農辦事、全心全意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把自己定義為新農人,作為一名黨員,身在這個工作崗位,就是要扎根鄉村、奉獻力量、建設家鄉。”蔡浩說,他們的團隊及合作伙伴中有號召力強的“帶頭人”,有懂技術的“田秀才”,也有善經營的“農創客”……
圓宏萬嘉堅持黨建引領,結合發展實際站位全局、系統籌劃,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緊跟集團“建設強富美高新通州,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發展使命,突出全局謀劃引領,發揮黨組織統籌作用,整合生態、文化、旅游、農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農文旅產業。數智賦能,打通鄉村游、農家樂、電商、農產品等關聯產業鏈,形成吃、住、玩、購全鏈條消費格局,促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發揮黨員在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模范表率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和引領力,為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落筆三農 數智耕耘希望田野
農業科技創新是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當前,南通通州區正立足特色,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大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應用,鄉村振興跑出“新路子”。圓宏萬嘉專注于智慧設施農業、生態高效農業園區的發展,推動農業生產智能化、數字化作業,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通州區十總鎮圓宏萬嘉智慧農業基地的智能大棚里,瓜農在采摘成熟的“空中西瓜”。該基地采用立體栽培種植,通過自動化水培方式管理,有效提高西瓜的品質和產量的同時,還帶動農業觀光和采摘游。
圓宏萬嘉智慧農業基地是南通通州區打造的智慧植物工廠之一。近年來,該基地主動參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打造綠色生態、高效、創新的現代農業為目標,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5G等先進科技,通過精細化管理、精準化施策和信息服務,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發展從田間到市場的農業專業化生產和流水線作業,實現了農業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
據了解,針對涉農資金整合優化,圓宏萬嘉積極與當地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等政府部門協同溝通,做到了重大項目財政獎補全域覆蓋,推動主管部門優化了涉農獎補范圍和比例。
風吹麥浪 同頻奏響振興和弦
金秋時節,走進南通通州區東社鎮東平村,千畝生態農業園里,一棟棟白色溫棚交錯排列,村莊和設施大棚連成一片,蔚為壯觀。據悉,圓宏萬嘉先后落地了東社鎮東平村353畝高標準連棟薄膜溫室、十總鎮二爻居圓宏萬嘉智慧農業基地兩個大型農業項目,創新了“建設+運營”聯合體運營模式,打造高效產業聯盟,不斷提升內部凝聚力、產業引領力、社會影響力。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智慧農業通州樣板新路徑,實現國資力量、社會資源與鄉村振興工作同頻共振。
蔡浩介紹,2021年,圓宏萬嘉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州支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用足、用好、用精農業保險政策,在面對自然災害和不可抗力時讓國有資產得以保障,目前已推動項目農險的全覆蓋,優化農險服務水準,全面提升項目抗風險、抗自然災害能力,確保投資、運營權益得到最大化保障。
2024年,南通通州區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3.56萬畝,其中新建項目1.62萬畝,改造提升項目1.94萬畝。圓宏萬嘉將繼續以“黨建之筆”繪就農業農村藍圖,以“拓荒之力”開辟產業融合畫卷,以“赤子之心”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