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葉婷婷 劉豐源 潘煜坤
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在這里,坐落著廣東最南端的退役軍人服務站——角尾鄉退役軍人服務站。為加強退役軍人返鄉就業創業,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開展“浪花計劃”船員培訓、“海洋牧場”訂單式就業技能培訓以及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大賽,助力退役軍人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唱響“海洋牧歌”。
近年來,廣東通過實施打造“廣東軍創”品牌工程,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幫助退役軍人實現就業創業,引導退役軍人在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建功立業,推動退役軍人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給退役軍人“家”的溫暖
“老戰友,您好!”“歡迎回家!”尚未進入角尾鄉退役軍人服務站,便感受到“家”的溫暖。這樣暖心的話語,生動詮釋了角尾鄉退役軍人服務站負責人陳賢花的細心和溫情。
2019年5月,服務站掛牌成立,負責計生工作的陳賢花被調到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開展工作之初,陳賢花的感受只有一個字:難!“當時,沒有辦公場地和設備,也對退役軍人相關政策不熟悉。”但為了給退役軍人提供暖心的服務,她和同事們迎難而上。
2020年,在各方支持下,角尾鄉退役軍人服務站首批完成“五有”建設,并被命名為廣東省鎮級“五星級示范服務站”。
如今,角尾鄉退役軍人服務站早已完成升級改造,辦公設備齊全。服務站內接待室、榮譽室、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詢室、資料室等,一應俱全。
經過4年多的歷練,陳賢花也可以對退役軍人服務工作應對自如。
“服務站目前現有服務對象411人,其中,重點優撫對象175人。”她說,近年來,隨著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的完善和落實,越來越多退役軍人回到家鄉發展,能在政策范圍內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深感自豪和驕傲。
呵護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夢”
燈樓角、珊瑚礁、南國紅蔥、十里鹽田……在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省內外的游客涌入角尾鄉,打卡“中國大陸最南端”,品美食、賞海景。
“吃美食的同時,也要記得嘗一下我們的果蔬酒。”角尾鄉返鄉創業的“95后”退役軍人歐祥俊在朋友圈為自己的產品“吆喝”。“2018年退役后,我感覺家鄉很有發展前景,就選擇返鄉工作。”歐祥俊說,回鄉工作后,他對鄉村振興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決定返鄉自主創業,研發果蔬酒。
經過近3年的努力,歐祥俊共研發了7款果蔬酒。這些產品不僅為當地農產品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還成為當地的文旅產品。
去年9月,在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推薦下,歐祥俊還帶著產品參加了湛江市退役軍人創業成果展,該部門在宣傳推介、服務指導、資源對接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其實現“創業夢”。
向海而興,向海圖強。三面環海的角尾鄉,發展水產養殖業優勢明顯。角尾鄉潭鰲村“兵支書”陳國宗,帶領鄉親們投身海上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幫助更多退役軍人投身“海洋牧場”建設,湛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于今年8月和10月分別舉辦“海洋牧場”訂單式就業技能培訓班和湛江市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與養殖技術培訓班,為退役軍人提供精準就業服務。來自徐聞縣的退役軍人楊國伏參加培訓后成功簽約當地一家大型企業。“我一定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打造‘藍色糧倉’貢獻軍人力量。”他說。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