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光圈值會影響照片畫質?不同的拍攝主題適合不同的光圈?光圈不一定越大越好?
在日常拍攝時,我們都很熟悉光圈這一要素,不過你有沒有注意過上面這些跟光圈有關的問題呢?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于光圈的細節知識:
1.光圈值的大小與作用
光圈的大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通光量的多少,光圈越大時,鏡頭葉片開的“孔”就越大,進光量越多,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照片會更亮;而光圈越小時,鏡頭葉片開的“孔”越小,進光量越少,照片會顯得暗。
我們一般用 F 值來表示光圈值的大小,F 后的數字越小,光圈越大,如 F2.8>F5.6,具體數值表現上,F1.0 比 F1.4 大一檔,F1.4 比 F2.0 大一檔,F2.0 比 F2.8 大一檔…… 當然這都是近似數值,我們還可以看出里面有一個 1.4(√2)倍關系,光圈數值乘以 1.4 時,得到的光圈會比原光圈的進光量小一半(近似值),并且這個關系會隨著光圈數值的變大而越來越明顯,比如 F1.0 與 F1.4 差一檔,而 F16 與 F20 的差距就沒有這么大。
光圈的作用還表現在影響景深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亦然。景深就是畫面的清晰范圍,不過它并不是一個平直的范圍,而是一個弧狀的范圍。舉個例子,現在把相機想象成地球的內地核,地幔就是它的景深范圍,而外地核和地殼以外都是模糊區域,所以在拍攝時,我們不要想當然地將景深范圍邊界看做是一條平行的直線。
當光圈值較小時,光源還會呈現出放射狀的星芒效果,這也是光圈帶來的作用。
2. 拍攝時光圈越大越好嗎?
更大的光圈代表著更多的進光量和更明顯的虛化效果,但這不代表著照片就更好。
大多數鏡頭都有自己的最佳光圈,在最佳光圈下拍攝,照片會非常銳,畫質最佳,而這個最佳光圈通常不是最大光圈,一般集中在 F5.6-F11 之間,也就是說一個鏡頭的最大光圈通常展現不出最佳畫質,甚至會表現出一些問題。
小光圈也是如此,很多風光攝影都追求極致的大景深,可很少有攝影師會選擇用特別小的光圈,因為特別小的光圈也會影響照片畫質,他們更愿意使用最佳光圈保證畫質,后期再進行合成等操作。
如果場景光線充足,對景深也沒有特別要求,那么我們可以選擇用鏡頭的最佳光圈拍攝,以保證畫質最優。
3.不同題材光圈參考大光圈 F1.2-F2.8
適合星空、星軌等需要高通光量的天文拍攝,也適合環境偏暗的夜景,同時還可以用來拍攝虛化效果明顯的人像。
F3.5-F6.3
能保證一定的進光量,景深也不是很淺,適合普通場景的多數題材,如人文紀實、生活日常記錄等。
F7.1-F16
進光量少了一些但是有比較大的景深,適合風光、室內人像、合照、產品拍攝等。
F16 以上
照片畫質下降明顯,可以選擇盡量不使用。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