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推進會。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表示:“示范企業近年來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在經營發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等各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據了解,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再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中央企業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地方國有企業納入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范圍,進一步鞏固深化示范創建工作。
4大類13項評價指標體系
“世界一流企業應該有強大的資源掌控力以及行業話語權,掌握該行業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或共性技術,具備不可復制、難以替代、獨占性的核心競爭力,且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對于什么樣的企業能被稱為“世界一流”,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吳剛梁進一步說,在某些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雖然綜合實力不及世界500強,但也可以認為是另一種類型的世界一流企業。
翁杰明表示,在現有11家示范企業基礎上,此次再將10家中央企業和7家地方國有企業納入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范圍。國資委從2018年開始選取航天科技等11家中央企業,深入開展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工作。同時,組織研究制定了4大類13項評價指標體系,指導示范企業對照實施。
據了解,截至目前,國有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增至28家。
對于4大類13項評價指標體系,吳剛梁解釋道,近年來,中央提出世界一流企業體現在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四個維度。此前,國資委曾提出了公司治理、人才開發與企業文化、業務結構、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管理與商業模式、集團管控、風險管理、信息化、并購重組、國際化、社會責任、績效衡量與管理共13項指標體系。
吳剛梁認為,指標體系總體上比較全面,但也應該根據時代發展做一些調整,比如,增強“產品卓著”方面的可量化指標,設置市場占有率、銷售增長率、產品投訴率等指標體系。
多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據翁杰明介紹,經過五年的努力,示范企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在經營發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等各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值為102.8萬元/人,是央企總平均值的1.35倍。除去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航空行業外,示范企業凈利潤比2018年增長60%,高于央企同期平均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凈利潤比2018年增長達321%。電網、建筑、通信等領域的示范企業,綜合實力已達到全球同行業領先水平,主要效益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自主創新能力有效增強。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攻關,不斷發揮科技領軍作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建成全球最大規模5G網絡,牽頭國際標準關鍵項目197個,增強了我國5G發展話語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特高壓、大電網運行控制、柔性直流輸電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原創成果。
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入。堅持“兩個一以貫之”,不斷完善決策和執行機制,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由208條流程組成的集團流程管理體系,審批事項平均處理時效提升50%以上。中國建筑將子企業負責人年薪與經營業績考核掛鉤,領導人員薪酬差距達2至3倍。
產業引領作用不斷顯現。11家示范企業不僅自身實現發展提升,還帶動了同行業共同發展壯大。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打造世界級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培育帶動上下游20多個配套產業、超3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聯手全球龍頭鋼鐵制造商、上下游企業及科研機構等近60家組成聯合體,引領鋼鐵產業低碳轉型。
深化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任重道遠,28家國企下一步該如何發力?翁杰明強調,要帶頭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緊緊圍繞增強科技創新力、產業控制力和安全支撐力的目標,重點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價值創造能力、公司治理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引領能力等五種能力上狠下功夫,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提升。
比如,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面,翁杰明提出,加強對相關領域超前布局,重點聚焦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重大技術持續攻關,引領未來科技變革方向,真正成為重大技術的開創者和領跑者。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產業規范、技術規則等制定,增強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影響力,在重點產業領域努力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力量,推動中國產品服務標準國際化,不斷增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持續完善科技創新容錯機制、創新績效評估機制、科研人才激勵機制,鼓勵薪酬分配向科研骨干人員傾斜,提高研發投入產出效率,營造良好創新環境,不斷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的激情和動力。
再如,在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方面,翁杰明表示,在國際通行的公司治理基本規則基礎上,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將黨的領導有機嵌入,持續深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涵蓋決策、執行、監督等各治理環節的規則體系,為公司治理積極貢獻“中國范式”。以打造決策科學、運轉高效、管控有力的一流總部為重點,持續完善管控體系、優化管控模式,深入開展“壓減”工作,有效防治“大企業病”,不斷提升集團管控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強精益管理,對標世界一流找差距補短板,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競爭優勢。強化風險意識,完善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積極應對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風險挑戰。
翁杰明最后強調,要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加強跟蹤指導、積極宣傳推廣,深入推進示范創建工作,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進展和成效。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