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日開幕的第三屆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獲悉,2024年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達到6.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到這些城市經濟總量的13.6%,與2023年相比,規模增長3606億元,增幅高于前兩年。
--> |
當日,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發布《2024年度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對中國59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報告顯示,從整體上看,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呈現“一核、兩區、多片”的空間格局,形成了以上海、蘇州等城市群為“一核”引領,以長三角區域和珠三角區域為“兩區”協同發展,以環渤海區域、東南沿海區域、西南沿海區域“多片”共同發展的空間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長三角區域海港城市港口經濟增加值占到全國海港城市的44.9%,是中國沿海地區港口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與2023年相比,津冀、山東、長三角、福建沿海地區海港城市港口經濟在全國的占比分別提升了0.1、0.3、0.2和0.1個百分點,遼寧、廣東和西南沿海地區海港城市港口經濟在全國的占比分別下降了0.1、0.5和0.1個百分點。
此外,2024年,海港城市一產、二產、三產中港口經濟的占比分別達到15%、22%和8%,港口對一產、二產的支撐作用更為顯著。
報告稱,中國區域港口經濟總體呈現規模上“北輕南重”、產業類型上“北重南新”等特點,上海市、蘇州市、深圳市和寧波市港口經濟增長較快,這些城市充分利用港口戰略資源引領作用,不斷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力支撐了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實施。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