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六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海灣區生物制造產業發展分論壇在金山區舉辦。論壇以“生物制造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政府、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及創新創業青年代表,圍繞生物醫藥、生物材料、生物農業及健康食品等領域展開深度對話,共謀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路徑,推動創新資源對接與項目落地。
作為上海市生物制造產業的重要承載區,金山正以“一核多點”的產業布局為引擎,在生物醫藥、生物材料、生物農業及健康食品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力,打造長三角生物制造創新高地。

金山依托“灣區生物醫藥港”,形成了生物醫藥產業“研發—轉化—制造”的完整鏈條,已集聚115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65家為規模以上企業。在生物材料方面,金山聚焦綠色轉型,“碳谷綠灣”生物材料基地匯聚宜可環保等企業,瑞幸、Manner等品牌可降解包裝均產自金山,產業呈現“小而精、專而強”特色。在“生物農業及健康食品”產業方面,推動合成生物學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培育了邦成生物、光明荷斯坦飼料等一批特色企業,把傳統農業和健康食品結合起來,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提升農業的附加值。
金山是上海都市農業創新發展的標桿,也是全國首批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之一。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金山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科研團隊開展合作、持續攻關,選育出雙孢蘑菇優勢品種“申K6”,一舉打破國外在蘑菇育種上的技術壟斷;自主研發的番茄品種“申粉101”,甜度更高、抗病性更強;上海市發改委已正式批復節水抗旱稻國際策源中心項目,加速節水抗旱稻育種創新,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新動能。金山累計引育水稻、蔬菜、瓜果、玉米等新品種超100個。
智能裝備與綠色制劑是農業的“加速器”。金山通過引進先進農機裝備,建成超萬畝的糧食生產無人農場,創建5家蔬菜機器換人基地,實現“智慧農業”的跨越。心意植保無人機植保作業監測、精準作業等技術方案,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低碳模式正融入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在呂巷鎮,時科公司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基地采用生物質炭化制肥技術,將秸稈、稻殼轉化為生物炭基肥;在廊下鎮,松林樓房養殖場沼氣工程構建“豬—沼—菜”生態循環模式,實現農業廢棄物100%資源化利用。
論壇現場揭曉“金山區創新創業十大案例”,涵蓋科技農業、生物制藥、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圍繞“未來農業”“未來藥品”“未來食品”主題,產業鏈上下游代表展開跨界對話,為生物制造領域的發展帶來全新思考。??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