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界還在為eVTOL何時落地現實場景而爭論不休,進博會觀眾現場已經排起了長隊體驗“打飛的”。
“目前eVTOL產品大多處于取證階段,而取證之后真正的大規模商業化運營,如‘空中出租車’,預計要等到2030年后。”御風未來品牌部負責人告訴觀察者網。
第七屆進博會2.1汽車場館中,御風未來、沃蘭特、時的科技等諸多國內外eVTOL主機廠商們,已經將這些“空中出租車”開了進來,成為本屆進博會“最靚的仔”。
沃蘭特與御風未來分獲大額意向訂單
引人矚目的是,參展期間,沃蘭特和御風未來兩家廠商分別簽訂165架、100架意向訂單,金額分別達到30億元、10億元;時的科技則宣布正式進軍中東市場,與海外戰略合作伙伴Autocraft共同開拓阿聯酋市場。
其中,御風未來憑借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的2噸級、翼展15米,機身長度10米的大型M1 eVTOL載人真機吸引了大批參觀者,這也是本屆進博會全場最大展品。
11月6日下午,御風未來與浦銀金租達成戰略合作,浦銀金租向御風未來意向采購100架M1純電動力機型載人版,意向訂單規模超過10億元。雙方將深入推進交流eVTOL領域的產業模式和租賃合作方案,以支持御風未來M1等核心產品的交付和產能擴張。而去年進博會上,御風未來也收獲了2.3億元的意向訂單。相比之下,今年訂單金額有明顯增長。
已完成8輪融資的沃蘭特則與南航通航、金鹿公務、中國通航、中國飛龍新簽VE25-100意向訂單超165架,總金額超過30億元。同時VE25-100型eVTOL與蔚藍航空、星空港科技分別就飛行員培訓、垂直起降點建設達成戰略合作。
截止目前,VE25-100型eVTOL簽訂戰略合作及意向訂單 860余架、意向訂單金額 220億元,完整覆蓋低空觀光、培訓、短途運輸、貨運、應急救援、城市出行等六大類eVTOL應用全場景。
此外,時的科技開始啟動eVTOL“出海”。公司與海外戰略合作伙伴Autocraft共同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和開拓E20 eVTOL在阿聯酋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領域的多元化商業應用市場。
價格僅比出租車略高,未來還會更便宜
公開資料顯示,得益于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的外溢,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發展為飛行器電動化提供了基礎,讓分布式動力設計和智能化設計成為可能,技術發展驅動出行變革,eVTOL應運而生。
eVTOL使用純電能源,起降無需跑道,并且可以實現智能化全自主飛行,不需要飛行駕駛員。區別于直升機集中動力和復雜的機械機構,分布式動力可以把動力從一兩個發動機分布到四個八個甚至是二十個動力系統當中,使得機械機構簡單,從而讓eVTOL擁有更低的制造和維護成本,疊加無人駕駛和純電能源的成本優勢讓整體的綜合運營成本降至直升機的15%左右。它擁有的高安全性、低成本、綠色環保、噪聲小等特點,使其被普遍認為是未來城市低空出行最好的交通工具,目前也是全球各國航空領域競逐的新高地。
從進博會現場展示的最新載人機型來看,目前幾家企業推出的產品均為5-6座自主無人駕駛版,搭載數個前拉旋翼和十數個垂起旋翼,單次充電可飛行200-250公里,巡航速度達200-300公里/小時,單次充電時間約30分鐘,可大幅提升城際出行效率。
在御風未來看來,相較于城市低空自由出行,如今這個行業還有很多安全性、法律法規等方面問題有待解決,因此預測“空中出租車”這類有專業團隊運營管理的商業模式將會首先落地,也就是俗稱的“打飛的”。
在出行安全方面,御風未來向觀察者網表示,除了常規安全手段之外,載人版eVTOL的動力系統在設計上都有非常大幅的動力冗余,作為安全邊界。以M1為例,最多可在缺失3個垂起旋翼的前提下,保障飛機正常通行和起降。同時,“空中出租車”運營初期,應當還會在每架飛機上配備一名安全員。
此外,eVTOL的出行成本也是當下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沃蘭特6座產品的成本約為3000元/小時,該成本拆解后,預計從上海浦東機場飛到虹橋機場的距離,單座成本為60元,即票價成本在2-3元/公里/座。
同理測算,時的科技公司的5座產品的票價成本預計也大約為3-4元/公里/座。
換句話說,“打飛的”的價格基本與打出租車的價格持平或略高,真正可以做到“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也是載人低空經濟被資本看好的主要原因。
御風未來還表示,這只是按照如今的產能測算結果,未來產品一旦實現大規模應用,價格還將繼續下降,成為名副其實的“空中出租車”。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