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企業活力逐步得到釋放,企業市場主體地位逐步確立。加入WTO,讓中國企業進一步深度參與到國際競爭之中,也在快速融入全球市場經濟體系,并逐步打造出了一批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企的國際影響力更是迅速提升,成為國際市場上一支創新發展的生力軍。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和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快速發展,企業全球化進入到了更快、更廣、更高質量的新階段。
中企出海已是大勢所趨,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 拓展市場的必要: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隨著新的商業環境和市場競爭變化,加之后疫情時代對經濟的影響,中國市場的業務已經趨于飽和,企業需要把眼光放到更加廣闊的海外,來尋找新的市場以拓展壯大自身。
2. 獲取資源的必要:全球化意味著更為豐富的資源,對中國企業來說,走出國門能夠獲取的,將是更多的人才、技術和資金等,也是企業發展的必須。
3. 提升品牌的必要:從“品牌出海”到實現品牌國際化,中企有太多可借鑒的“前輩”,通過出海,企業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品牌影響力,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交易和更多的訂單。
4. 降低成本的必要:實際上,中國的人口紅利期正在慢慢退去,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通過出海,尋找更適合的工廠選址、更低廉的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運營成本等。
5. 風險分散的必要:“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告訴企業,通過出海,可以分散經營風險,強化企業韌性,在面對經濟下行和市場變化的時候,有底氣有家底可以扛過去。
根據中國企業服務龍頭廠商用友的數據,其高端客群中,有超過2/3的客戶高管會著重關注產品服務的全球化主題。這也說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在為“出海”摩拳擦掌。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除了以“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的眾多央國企之外,更多的民營企業也在準備或已經“出海”,而且,這一輪中企出海也呈現出了三個新的趨勢變化:
1、出海布局超過三大洲:超過6成的企業出海布局超過了三大洲,出海途徑從傳統歐美擴展到南美、中東和非洲等地域。其中,北美和歐洲更適合數字技術與傳統實業融合創新的業務,即有幾十年傳統的企業通過數智化轉型將業務延伸至海外市場,比如TCL,其很早就開始試水海外,并在電視面板、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等多款產品市場份額排名都是全球前三。
2. 線上化趨勢明顯:疫情以來,全球在線上花的時間開始增加,這中間催生出了大量機會,加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企業通過云的方式進行關鍵應用系統的海外本地化部署也更加快捷、迅速。舉個例子,某知名創新型飲品公司與用友合作,只用了不到2周的時間就上線了面向全球供應商的數字化采購協同管理平臺,這種速度在以前的軟件信息化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3. 本地化運營:根據駐在國或地區的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企業對產品甚至是自身,都要進行本地化的改進,以便更好地滿足當地市場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讓中企出海更加順利,讓企業的全球化獲得更高質量的業務拓展呢?以此為核心訴求,筆者認為,中企出海需要做好四項準備:
首先是針對安全合規,不同地區的安全合規各有不同,企業如果單獨去實現匹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如果企業選擇了專業的企業服務商,通過安全可信的云服務的形式,就可以獲得相匹配的全球化服務。以最為重要的數據安全為參考,一些需要確保24小時全球業務不間斷的企業,企業服務商是可以針對性地構建一套能夠主動響應的安全風險機制和流程的,幫助客戶保護數據安全、抵御安全風險、適應數據合規等需求。以去年3月投入使用的用友新加坡數據中心為例,其與國內數據中心就做到了完全隔離,確保了中企出海的數據安全。
第二是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的全球化離不開人力、組織、效能這三個關鍵詞。而站在全球視角來看,一個優秀的出海企業,一定是擁有高質量人才供應體系的,其中,包括了面向全球的人才資源配置,如人才發現、鑒別、供給、本地化招聘等;以及企業總部與屬地之間雙向流動循環的人才組織體系,可以更好地為企業打造“人才活水”,持續提升企業人效,激發企業的全球創新能力。
第三是企業財務管理,相信不少企業都遇到過財務數據不通暢,各分子公司、下屬機構財務報表合并難的問題,而全球化,將這個難題放大了百倍,因為多幣種、多匯率、多會計準則、多核算機制的全球財務管理對企業而言,不僅僅是“不通暢”,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企業在屬地的健康經營。根據Gartner報告,中國的企業服務廠商中,在全球財務市場、全球資產管理市場方面,用友都是10強之一。用友智能會計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用友的財務云服務,已經可以實現全球合并,即連接全球所有核算系統明細/匯總數據,建立多國家幣種、多準則科目等多維合并模型,實現全球并賬;同時,還可以進行多準則、多會計科目的全球核算,以及很多央國企非常重視的全球司庫服務。
第四是供應鏈,包括了物流、質量控制、供應商管理、客戶管理等多方面,尤其是一些跨境電商平臺,更需要具備多幣種詢比價、海外會員注冊、本地物流、海外支付、全球化CRM客戶地圖、門店查找及導航等各種屬地化的供應鏈一體式應用。
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同時還是全球第二大的消費市場。中國企業正處在從成本輸出到價值、技術、創新和品牌輸出的“出海”轉型之路上。面對著全球化的新一輪浪潮,如何出海、如何做好出海、如何實現高質量出海,是中國企業立足新發展、擁抱全球化的題中要義。相信中國企業憑借自身優勢,以及專業的企業服務廠商助力,一定可以在變化的環境中把握機遇實現突破,走出屬于自身的全球化之路。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