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下行周期,越來越多房企選擇聚焦高能級城市、深耕核心城市,以此來保證銷售的安全性。這樣的布局策略,在濱江集團表現得尤為極致。
根據年報,截至2022年末,濱江集團總土儲的85%位于浙江,其中65%位于杭州。今年以來,濱江已新增土地項目9個,其中杭州8個,金華1個。
2022年,濱江實現營業收入415.02億元,同比增長9.28%;實現歸母凈利潤37.41億元,同比增長23.58%。2022年全年實現銷售額1539億元,克而瑞銷售排名較2021年提升9位至第13名。這樣的業績無疑讓濱江成為城市深耕的一個成功樣本。
對于未來,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在日前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一方面,在已有的城市中拿優質的項目,在優勢城市、優勢地段、優勢產品上發揮優勢;另一方面,今年及未來幾年,公司會保持中國房地產市場份額的1%及以上,確保行業前20名,爭取前15名。
重倉杭州
年報顯示,2022年,濱江新增土地儲備項目41個,其中寧波1個,金華2個,杭州38個,進一步鞏固杭州市場份額。
截至2022年末,濱江土地儲備中杭州占65%,浙江省內非杭州的城市包括寧波、嘉興、溫州、金華、湖州、臺州等二三線城市占比20%,浙江省外占比15%。
在5月16日的深交所互動平臺上,濱江集團表示,今年以來,公司已新增土地項目9個,其中杭州8個,金華1個,新增貨值超200億元。
對于外界關于濱江重倉單一城市的質疑,戚金興認為,杭州是全國最健康的城市之一,人口凈流入保持全國領先,未來5年杭州市場總體平穩,亞運會的召開將進一步提升杭州的影響力,有利于杭州房地產市場穩健可持續長久發展。濱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通過和央企國企、優質民企緊密合作,繼續保持杭州的市場占有率。
戚金興透露,2022年濱江在杭州拿地的住宅利潤率預測在8%左右,濱江在杭州大平層銷售中地位領先,預計可比住宅獲得更高的利潤。
不過,戚金興也表示,接下來還會繼續保持拿地節奏和力度,除了杭州土地市場,也會重點關注上海和浙江其他城市,以及深圳和廣州。
在拿地形式上,除了招拍掛,濱江集團管理層表示也會通過合作入股、收并購等多樣化的拿地方式來新增土地儲備,例如與資源型地方城投平臺公司的合作。
近兩年來,濱江集團與多家央企國企進行戰略合作,據管理層介紹,目前濱江在項目層面合作的地方城投有寧波城投、湖州城投、金華城投、運河集團、蕭山交投及杭州城投下屬平臺等。
目前公司項目以合作開發為主,項目平均權益比例在50-55%左右,未來力爭進一步提升權益比例。管理層如此表示。
中泰證券在其研究報告里稱,在本輪房地產復蘇過程中,核心城市在更強勁的基本面驅動下,銷售彈性更為顯著。濱江集團憑借聚焦區域帶來的成本優勢,以及深耕浙江帶來的品牌壁壘,不斷在核心城市提升市場份額,形成良性的規模增長。不過,未來仍要警惕新房價格超預期下行、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超預期、以及融資環境惡化超預期。
毛利率下行
盡管實現了規模進一步上漲,不過,市場下行對濱江集團的盈利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定沖擊。
2022年,濱江集團毛利率為17.48%,過去五年里,從2018年的35.74%、2019年的35.1%,降至2020年的27.04%、再降至2021年的24.83%,銷售凈利率也從2019年的15.92%降至2022年的9.41%。
這也是行業現狀。根據克而瑞統計,2022年企業各項利潤率指標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具體來看,2022年行業典型上市房企毛利率中位數同比降低4個百分點至14.1%,凈利率和歸母凈利率中位數均為負值,同比分別降低7.0和5.6個百分點至-0.2%和-1.7%。
從企業利潤率的變動情況來看,2022年在行業典型上市房企中有逾八成企業毛利率同比降低,凈利率和歸母凈利率降低的企業數量占比逾九成。
濱江集團的財務結構保持穩定。2022年末,有息負債規模535.45億元,其中銀行貸款占比80.37%,直接融資占比19.63%。扣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0.67%,凈負債率為55.42%,現金短債比為1.67倍,可有效覆蓋短期債務。
綜合融資成本繼續下降,2022年末公司平均融資成本為4.6%,較上年末下降0.3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
探索經營業務
房地產增量市場見頂,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對于濱江集團來說,在主力開發住宅業務之外,也在探索經營業務。
2022年,在租賃業務方面,濱江持有用于出租的寫字樓、商業裙房、社區底商及公寓面積約32.7萬平方米,實現租金收入3.31億元。濱江集團表示,公司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法計量,期末賬面價值69.46億元。
養老業務方面,濱江旗下養老公司正式成立,并成立了高品質康養服務品牌濱江和家,目前首個社區嵌入式精品養護機構和家middot;御虹府長者之家已在試運營。
盡管經營業務整體收入規模有限,濱江集團表示,2023年將繼續推進實施1+5的發展戰略,1指房地產主業,堅持把房地產主業做精、做優、做強,在保證安全運營和品質的前提下,與頭部企業保持適度的規模比例。5指的是同時有序推進服務、租賃、酒店、養老和產業投資五大業務板塊,在已有規模基礎上,繼續擴大布局。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