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四屆“天馬杯”全國高校科技創新大賽落下帷幕。比賽結束后,前來參加活動的嘉賓紛紛對大賽豎起大拇指點贊。
“現在的高校都提倡學以致用,高校學生如果僅僅只懂理論知識,只會紙上談兵,而不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場景當中去,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復旦大學計機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直旭認為,就此而言,“天馬杯”大賽對大學生的培養和教育,非常有意義。

李直旭正在現場點評學生科技成果
李直旭說,高校老師會經常鼓勵學生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而“天馬杯”大賽就是特別好的一項比賽,本次比賽的項目都是基于馬上消費實際的場景和數據提煉出來的,具有針對性。“對于大學生而言,這是非常好的練手機會,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為何如此說?在李直旭看來,“在學校里面,學校主要靠學分來篩選學生好壞,這是看不出來學生真正的動手能力的。而比賽比的是真東西,沒有好的動手能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或者是計算機技術其實都是工具,如果高校學生學習了相關知識后,不能利用這些工具解決問題,就沒有什么用處”。
“到今年,‘天馬杯’大賽已經舉辦了四屆。我覺得這項比賽辦得很好,影響力也非常大。” 李直旭還表示,未來,大賽主辦方馬上消費可以跟頭部高校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比如,可以在比賽前與我們復旦大學預先進行對接,以便我們能夠從學校里挑出一些種子選手,提升頂級學校頂級學生的參與度。我相信,這無論是對于企業的人才引流,還是校企合作都很有幫助。”
據悉,“天馬杯”大賽是由馬上消費2018年發起并主辦的“科技主題競賽,至今已舉辦四屆。大賽致力于面向高校全面開放馬上消費的科技能力和生態資源,為全力落實人工智能國家戰略、著力培養新時代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做出貢獻。本屆“天馬杯”大賽聚焦數字人科技領域,設置了2D數字人驅動、3D數字人驅動、NLP 三個賽道以及相對應的“語音驅動數字人口型生成”、“視頻驅動人臉生成”,“數字人播報資訊內容生成”三個賽題。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