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行情持續升溫,新發基金也全面回暖。根據數據,截至4月19日,全市場新發基金數量達151只,其中有126只基金正在發行中,另外有25只基金從4月20日之后開始發售。需要指出的是,歷經此前高速發展后,基金發行在數量上出現了邊際放緩,但依然緊跟市場趨勢,貼近投資需求。隨著新一輪行情展開,新發基金呈現出多主體參與、老將親自掛帥、新秀持續活躍等三大特點。
各類產品齊頭并進
整體而言,新基金呈現出齊頭并進態勢。根據數據,126只正在發行的基金中,固收類產品包括16只中長期純債基金、3只短債基金、12只偏債混合基金,權益類產品則包括27只偏股混合基金、7只股票型基金。此外還有24只FOF產品,以及21只被動指數基金。另外,25只4月20日后陸續開始發售的產品中,有6只債基,6只混合基金,7只股票型基金,5只FOF產品,和1只QD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基金。
階段性來看,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在今年1月創下407.30億份低點后逐步反彈,2月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就實現了翻番,達到884.22億份;到了3月,新基金發行份額上升到了1442.69億份,與2022年11月的1506.79億份較為接近。但也要看到,雖然新發基金總份額逐月上揚,但在總量上難以和過往幾年的高峰期相提并論。今年一季度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接近2750億份,和2021年同期的1.07萬億份相比,還不及1/4。
某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基金行業發展到現在,大部分賽道都已有產品布局,基金數量在突破萬只以后,新基金發行邊際速度有所放緩;另一方面,隨著投資者需求持續多元化,基金公司的新發產品更多是聚焦某些細分新領域,以最大程度尋求差異化突圍。
以近年來興起的個人養老金領域為例,上述新發基金中養老FOF就超過10只,既有招商基金、廣發基金等頭部公募布局,也有創金合信基金等中小公募參與其中。方興未艾的ESG投資方面,華寶基金和南方基金均有新產品發行,分別為華寶ESG責任投資和南方ESG純債。此外,新發基金中還有聚焦先進制造、碳中和、新能源車、信息安全等前沿賽道的主題產品。
發行呈現三大特征
除產品類型外,記者還從新一輪基金發行的管理人、基金經理等方面,梳理出了三個特征。
一是發行主體趨于分散。比如25只即將發行的新產品分布于19家基金公司。除華夏基金有4只新發基金外,其余公司大多發行1到2只基金。中歐基金發行的是主動權益產品中歐致和以及中歐頤享平衡養老目標FOF,天弘基金、華商基金、東方紅資管新發的同樣為FOF產品。另外,參與本輪新發的還有興華基金、興合基金、泉果基金、申萬菱信基金、融通基金、安信基金等中小公募。而在126只正在發行的基金中,還出現了惠升基金、淳厚基金、明亞基金等中小公募。
此外,泉果基金旗下第二只公募產品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派出的基金經理剛登峰是一位有著14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老將,曾在東方紅資管任職,現任泉果基金董事總經理、公募投資部基金經理。景順長城融景瑞利一年持有派出的基金經理則是投研老將毛從容。
三是公募新秀持續活躍。新發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名單中,出現了韓廣哲、汪坤、李博等近年來興起的年輕基金經理。其中,金鷹睿選成長六個月持有的擬任基金經理韓廣哲,是近年在新能源賽道行情中脫穎而出的基金經理。他管理的金鷹民族新興混合基金曾于2021年上半年奪得半年度基金冠軍。鵬華悅享一年持有擬任基金經理汪坤,是鵬華基金內部培養的新生代基金經理。他于2020年開始管理基金,是鵬華基金“固收+”產品投資的主力基金經理,目前管理規模接近180億元。信澳博見成長一年定開由李博擔任基金經理。從2021年5月開始,李博和老將曾國富共同管理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本次發行的新基金將是他首只獨立管理的產品。
基金經理
看好經濟復蘇趨勢
宏觀經濟持續復蘇和行情持續回暖,是基金公司當前發行新產品的主要動力。
銀華基金基金經理孫蓓琳表示,今年以來經濟走出低谷,溫和復蘇,從線下調研的草根數據與統計局公布的各項指標來看,經濟復蘇的趨勢并沒有結束,甚至部分數據還體現出弱預期、強現實特征。宏觀經濟本身是一個巨大且精密的齒輪箱,每一個小齒輪的轉動都會拉動周圍其他齒輪的運動,趨勢一旦開始,不會輕易結束。
基于此,孫蓓琳認為,不應該低估經濟復蘇的韌性,各項指標逐步企穩好轉的趨勢沒有變化。對于股票市場而言,線下消費與出行相關的產業鏈依然值得看好,隨著趨勢逐步明朗,相關企業的經營數據與報表會逐步反映這一變化,看好2023年經濟溫和復蘇,也樂觀看待今年的市場。
站在當前時點,泉果基金認為,2022年10月底是新一輪周期的開始。從經濟周期角度,大概率可以看到消費服務場景、制造業及房地產產業鏈、2023年外需等方向觸底回升,接下來關注四類投資機會:一是產業創新,包括技術突破、產業滲透率提升、行業上行帶來的產業趨勢機會;二是明確有增量的產業擴張;三是國產替代、具備份額提升空間的公司;四是受益于供給側變化的傳統行業。
付浩則認為,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國企發展質量將持續提高,投資回報也將持續提升,希望通過勤勉的研究,幫助投資者分享改革和時代的紅利。他表示,國企改革將重點聚焦三大領域:一是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二是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國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打造創新型國有企業。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