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畜牧業大省,畜牧業產值居全國前列。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智能化裝備的應用,如今,河南畜牧業正在向裝備化、智能化方向快速邁進。在南陽市的內鄉縣,這里的小豬住上了樓房。
在余關鎮大花嶺村,一排排高樓格外引人注目。這里從一樓到六樓養殖的是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豬,年出欄生豬210萬頭。園區一共布置了8.5萬套智能化設備,讓養豬效率更高。相較于傳統的養殖模式,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了4.3倍。
在這里,600多頭小豬居住在一個單元內,智能環控、智能飼喂、智能巡檢等系統在自動運行,24小時守護著小豬的健康成長。
被稱作“機器保姆”的智能硬件設備,上面有3D攝像頭和紅外攝像儀等傳感器,能夠監測豬群的臥姿還有豬群的體溫。另外,還可以通過監測到豬群打噴嚏和咳嗽的聲音,提前研判豬群是否生病。
通過與大數據分析相結合,每頭豬的信息會被匯集到移動終端上,飼養員即使不在豬舍,也能夠實現對整個養豬過程的智慧管理。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豬養殖相關企業超80.3萬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8500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河北省、云南省、河南省豬養殖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均為5.5萬家以上的數量級。此外,通過天眼查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來看,涉及司法案件的豬養殖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1.51%。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