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初步核算,2023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70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8%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5%左右。目前看,茅臺完成全年目標毫無壓力。
然而,二線酒企要完成年度目標恐怕難度較大。就在前幾日,伊力特在股東大會上提出,將修正十四五目標,從50億元目標調整為35億元,下調幅度為30%。2023年25億元營收目標不變。
有伊力特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下調營收目標是公司基于實際情況,從務實角度出發的。
事實上,今年春節前后呈現短暫的旺季后,白酒行業產品價格倒掛、高庫存被反復提及,行業內一片唱衰聲,有觀點認為渠道庫存甚至可能到明年中秋前后才能消化掉。
那么,上市白酒企業年初制定的業績目標會受到影響嗎?
一線酒企穩增長
藍鯨財經記者查詢了上市酒企的財報,20家上市白酒企業中,以下10家是在財報或公開場合中提及了業績目標。
下圖中排序前六家的酒企的業績目標,都是營收增長幅度在15%以上。
這六家酒企都擁有全國化高端大單品,如貴州茅臺的飛天茅臺、五糧液的水晶瓶、瀘州老窖(000568.SZ)的1573等,在上一波行業調整中吃到了增長紅利。即使在白酒行業疲軟期,這些酒企的資金雄厚,基本盤牢固,其產品具有品牌溢價的長期價值,短期內仍會處于業績增長期,甚至有可能借白酒的周期低點進行吞并擴張。
業內有句戲言,白酒企業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貴州茅臺,一類是其它企業,茅臺的地位可見一斑。
貴州茅臺的業績目標之一是營收增長15%,根據貴州茅臺一季報和上半年業績預告,茅臺完成全年業績目標料無壓力。
在股東大會上,貴州茅臺黨委副書記、代總經理李靜仁表示,今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紅,為圓滿完成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公司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有信心、有能力全面完成15%的營收增長目標。
作為白酒風向標的貴州茅臺對外釋放出利好信號,以茅臺一向穩健的作風,預計今年的業績目標將會如約完成抑或是擦線完成。如無意外,今年半年報貴州茅臺也將交出一份穩定增長的成績單。
五糧液的目標是營業總收入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實際上,五糧液已經連續七年保持雙位數穩健增長。去年五糧液營收在739億元,今年Q1已經達到了311億元,繼續保持雙位數的增長對五糧液而言并非難事。
洋河股份Q1的營收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營收的一半,并對外宣布庫銷比符合公司預期,完成業績目標也大概率在預期之內。
山西汾酒在整體上市之后發展極其迅猛,其營收、凈利潤增速屢屢超出預期,核心大單品青花汾業已突破百億,成為百億大單品之一。今年Q1汾酒的業績表現也極為出色。
山西汾酒在省內擁有絕對優勢。一位業內人士對藍鯨財經記者透露,其它清香型酒企在山西省內的營收很難超過20億門檻。同時,山西汾酒在省外市場發展節奏極快,戰績彪炳,但汾酒出省就意味著面臨著其它酒企的擠壓,而且體量變大后降速也是每個企業的必經發展之路,汾酒未來還能否在高基數基礎上持續高速增長還有待觀察。
瀘州老窖和古井貢酒(000596.SZ)則雙雙在股東大會上表了態。瀘州老窖稱正采取由守轉攻的積極政策,公司發展非常良性。古井貢酒則表示,堅持兩百億目標不動搖,堅持2023年收入目標201億和利潤目標60億元不改,預計全年利潤增速將高于收入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目標只是一個參考值,亦非酒企承諾,能否實現取決于政策導向、經濟環境、市場變化、公司運營等諸多因素,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三線酒企承壓
再來看二三線酒企的表現。
今世緣和舍得(600702.SH)都提出了百億營收的目標。
今世緣地處江蘇,是白酒消費大省,近年來今世緣起勢很猛,已經是蘇酒的領軍企業之一,在省內與洋河鏖戰不休,瓜分了江蘇的半壁市場。但走出江蘇面向全國,今世緣略遜洋河一籌。不過今世緣很有信心,公開表態稱,2023年有信心完成營收入達百億的目標,增速在27%左右。
舍得是從上一波行業調整期中殺出來的黑馬,在這期間歷經了換東家、沱牌品牌戰略調整等重大事件,但由于業績表現出色,在資本市場備受認可,一度成為2021年的最牛白酒股。
去年,舍得實際控制人郭廣昌被傳資金鏈緊張,此后略有風吹草動,資本市場便風聲鶴唳。
從酒企的經營來看,戰略上繼續落實老酒戰略,舍得大單品品味舍得也表現出韌性。在與夜郎古合作后,夜郎古也為舍得貢獻出增量。
舍得總裁蒲吉洲明確指出,2023年是舍得酒業深化發展、全力沖刺百億目標的決勝之年。
從舍得披露的年度業績考核目標來看,2022年-2024年營收目標不低于59.4億元、74.1億元和100.2億元。
行業內也普遍預計今世緣、舍得在今明兩年將紛紛撞線,進入百億俱樂部。
金徽酒和水井坊(600779.SH)的業績目標預設得相對平穩,尤其是水井坊。
水井坊是A股上市酒企中唯一一家由外資控股的企業,今年剛更換了掌舵人,由艾恩華接替朱鎮豪代為行使總經理職責。
有媒體統計,這是帝亞吉歐入主水井坊13年以來第6次換帥,平均兩年一次。
頻繁換帥無疑將對業績有所影響,去年Q4和今年Q1,水井坊表現令人大失所望。
或受此影響,一向只布局300-600元價格帶的水井坊,在去年悄然推出了天號陳,布局100-300元價格帶,今年水井坊的業績能否有所起色,還有待觀察。
金徽酒是第一家被復星收購的酒企,但在去年的風波中,復星將股權出讓,金徽酒重回老東家甘肅亞特的懷抱。
據記者了解到,金徽酒在回歸后,高層人員未有大的變動,經營穩定。
今年6月,金徽酒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渠道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近年金徽在不斷夯實省內基本盤的同時,加速省外市場拓張,重點聚焦于西北市場,并重點攻破華東市場,在與復星分手后,金徽酒還能否突破華東市場和北方市場,實現差異化競爭,尚未可知。
酒企為完成業績考核壓貨,某大商庫存高達數十億
白酒行業分析師肖竹青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每個白酒行業上市公司都有年度業績考核,很難有酒業上市公司為了幫助渠道和終端伙伴消化庫存停止渠道塞貨,但是為了壓貨所需要給出的政策和費用會因為內卷競爭而水漲船高。
據藍鯨財經記者了解到,某省會城市的排名前三的經銷商手中,積壓了數十億的庫存,這對于經銷商的資金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也有業內人士對藍鯨財經記者透露,某龍頭酒企部分渠道仍然在銷去年12月的貨,即今年半年以來經銷商都沒有新的進貨,一方面是渠道壓力非常大的原因,已經很難再向下壓貨,另一方面,這也是酒企的占位經銷商的一種手法,即用大量囤貨占用經銷商的資金和庫存,使其再難發展其它品牌。但整體而言,今年賣酒非常困難,整體渠道壓力非常大,白酒行業存在庫存堰塞湖。
經銷商為了回籠資金,不得已進行低價甩貨,直接威脅到了酒企產品的價格體系。根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五糧液為首的大部分酒企都出現了價格倒掛。因此今年保價格、理渠道成為白酒企業的重頭戲。
酒企的業績壓力對于資本市場有所影響,今年以來整個白酒板塊的表現都萎靡不振。
三年疫情給很多行業造成很大隱性失業率,社會購買力不足是所有白酒企業都需要共同面對的核心問題。因為收入減少或收入預期降低,大量消費者消費緊縮或消費降級,次高端白酒受到嚴重沖擊,當前中國酒業應該重視關注環境變化做好未來三年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肖竹青表示。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對藍鯨財經記者指出,從目前的消息來看,美聯儲加息有望提前結束,可能比預期加快轉向降息,這對于國內經濟是一個利好,但不是決定性利好。這將促使國際資金回流A股,其中白酒版塊有望受益。不過目前宏觀經濟的振興政策還沒有系統性出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白酒行業一直是作為國內資金避風港的所在,在整體經濟環境影響下,白酒版塊也難以掙脫宏觀經濟的影響。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