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多地迎來旅游消費旺季,但標價不清晰、計價不透明、欺客宰客現象也不時發生,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影響了一些景區的聲譽。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提振消費信心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本期“聲音”版選編一組稿件,從多角度對此進行關注。
近日,西安某面館因“6根面賣20元”被中消協點名。相關輿情發生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很快介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面條確實分量不足。監管部門要求商家:明碼標價,并提升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
關于6根面條究竟能不能賣20元?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場會有不同看法。有網友認為離譜;有網友則認為,同樣是一碗面,路邊攤兒可能10元一碗,而大飯店可能成百上千元;同樣是一件衣服,名牌的賣到上千元,非名牌的可能只有幾十元,既然衣服價格可以相差這么大,為什么在以面食聞名的西安,面條就不能賣高價呢?
其實,在市場經濟如此發達的今天,同樣的商品賣出不同的價格并不新鮮,更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引發不滿的關鍵問題,其實并不在面條本身能不能賣高價,而在于價格是否透明。比如,你要真覺得你家的面有特色,那么完全可以明碼標價論根兒賣。屆時,別說6根面條20元,就是6根面條40元,別人也無話可說。沒準兒,大家還專門沖著你家特色去嘗鮮呢。然而,在這起事件中,店家那么大一個碗,6根面條差點連碗底兒都沒蓋住,怎么可能讓游客不吐槽呢?
我國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價格法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因此,說到底,不論是高價、低價,商家都需要明碼標價、誠信經營!
其實,景區餐館在旅游旺季的宰客現象并不少見,遠的不說,同樣以“高價面條”為例,同樣是西安,2021年就曾有游客爆料“白鹿倉一碗面15元4根”。事后,西安白鹿倉景區專門發布公告向廣大游客致歉。同樣的問題,一再發生;同樣的現象、反復出現。這里固然有商家貪利的因素,但也凸顯監管不夠及時、制度保障不足等問題。
景區是一個地方對外展示形象的窗口,景區內的攤販、商家就是景區的一張張名片,商家的一舉一動直接代表著景區的服務質量、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景區的口碑、聲譽、臉面,甚至關乎人們對當地營商環境的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說,“6根面20元”,商家看似賺了面錢,卻丟掉了誠信,更丟掉了景區甚至當地的臉面。
對于景區物價問題,希望當地主管部門真正重視起來。針對虛高、宰客、強買強賣等各種消費問題建章立制、重拳出擊,特別是要真正做到防宰客之患于未然,畢竟“防”更勝于“治”。最終,通過及時高效治理,穩定持續地為公眾營造一個公平誠信的旅游環境。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