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
對穩定的審慎樂觀
報告要點
①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疫情和政策指向短期大幅下跌,緩解壓力4月底密集的黨政會議,在底線思維下,聚焦穩定而非刺激②房地產,資本市場,平臺經濟都被置于管控重點風險之下,邊際放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③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處于歷次熊市絕對底部對應的區間,不再是核心矛盾④核心矛盾是要不要殺估值在Q1,全A/全A回報凈利潤增長3.6/8.2%我們預計中性假設下的年增長率為—2.2%/—10.2%,悲觀假設下為—8.5%/—20.3%⑤實際表現是否會進一步廝殺,要看復工后的高頻數據跟蹤,包括物流,生產景氣,克強指數和PMI的回升⑥基建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短期穩經濟,穩就業,中長期補安全短板重點視角有三個:國家安全,中西部地區,央企⑦國家安全主題配置:基礎設施聯網:電網,油氣管網,水運網,交通網,城市防災減災設施,農業短板:種業,農田,農機,數字經濟:政府信息化,云計算和創新
摘要
4月底密集的黨政會議,在底線思維下,聚焦穩定而非刺激①5.5%的經濟增長目標不會放棄,但努力實現的表述背后有空間②政策不是強刺激,目標導向下的政策冗余或應對更大不確定性的儲備基建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④房地產,資本市場,平臺經濟都在管控的重點風險之下,邊際放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疫情和政策指向短期大幅下跌,壓力減輕①市場之前的悲觀預期主要來自于疫情導致的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聚集地的關閉企業停產,物流受阻,兩會制定的5.5%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面臨很大壓力②目前市場的兩個主要壓制因素有邊際改善
靜態估值位于熊市底部,不再是核心矛盾①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一直處于歷次熊市絕對底部對應的區間2005年至今,共有7次熊市底部,所有a股的PE中樞在12~22倍,目前為16倍,②PB的中心是1.4~2.1倍,PB是1.5倍,接近歷次熊市的底部邊緣
核心矛盾是殺傷估值是否轉化為殺傷性能,這需要高頻數據追蹤①在估值已經見底的市場,人們普遍擔心,自殺式的估值是否會轉化為殺人式的業績②我們將2022年全A/全A凈利潤增速預測下調至中性—2.2%/—10.2%,悲觀—8.5%/—20.3%③實際表現是否會進一步廝殺取決于高頻數據的跟蹤,主要關注整車貨運物流指數和與物流,生產景氣相關的CCFI綜合指數月頻數據克強指數更有助于判斷經濟走勢
國家安全主題配置:基建,農業,數字經濟①基礎設施聯網可確保安全:電網,油氣管網,水運網,交通網,城市防災減災設施②糧食安全下的農業短板:種業,農田,農機③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相關政策出現趨勢性變化數字經濟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平臺經濟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政務信息,云計算,創新
注:今年指2022年,去年指2021年。
風險:全球流行病風險和疫苗有效性,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本文僅在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推演,相關公司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