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仍受地緣政治沖突,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因素困擾,復蘇動力略顯不足在此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進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宏觀經濟的影響,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但在諸多挑戰下,通聯精密得益于前期的業務布局,主要業績指標亮眼,充分展現了公司的韌勁和活力

日前,通聯精密發布2022年半年報公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40.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15萬元,同比增長91.34%此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超過28%,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分別比上年增長41.67%,41.67%,44.44%,均有較好的改善圍繞客戶需求,公司積極發展和延伸業務產品線伴隨著前期R&D投資的市場化轉型,公司正迎來新的收獲期
MIM:火熱賽道下的廣闊藍海市場
集佳精密專注精密制造多年,專業從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狀復雜,外形美觀的精密零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其產品主要包括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精密金屬零件,其他精密金屬零件和精密注塑件目前,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多類消費電子領域的產品伴隨著募投項目的完成,有望打開多元化業績增長的新窗口
MIM是一種模具注射成型毛坯,能夠快速準確地將設計思想物化為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特征的產品適用于制造大批量尺寸精確,結構復雜,形狀立體,有特殊要求的金屬零件該工藝因克服了傳統金屬加工技術和數控產品的諸多痛點,被業界譽為最熱的零件成形技術麥肯錫發布的報告也顯示,MIM技術在全球10大先進制造技術中排名第二
火爆是對下游產品需求不斷增長的最直觀評價全球MIM市場發展如火如荼伴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中國的MIM產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目前其市場份額約占全球市場的40%,是全球最大的MIM市場,并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根據BCC Research的報告,中國MIM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1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73億元,增長了近6倍伴隨著電子產品和汽車產業的創新,優化和升級,以及消費電子領域MIM工藝的成熟,預計到2025年中國MIM市場規模將達到121.9億元,這意味著2020—2025年MIM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0%是一個難得的在疫情下還能保持高速發展的藍海市場
與歐美的MIM主要用于軍火和醫療領域不同,我國的MIM產品多用于消費電子行業2020年金屬注塑行業統計報告顯示,當年手機市場MIM銷量最高,占比56.3%,第二名的智能穿戴MIM銷量占比11.7%,計算機,硬件,醫療和汽車的MIM銷售額占23.2%
這種大趨勢符合通聯精密產品的應用領域目前,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無人機,智能穿戴設備等產品,并與蘋果,亞馬遜,DJI等行業領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伴隨著我國MIM產品應用領域和場景的不斷擴大,只有像通聯精密這樣擁有敏銳市場嗅覺,卓越技術R&D創新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公司才能抓住發展機遇,占據競爭優勢
保持高R&D投入,穩固行業領先地位,不可動搖。
上半年公司實現了一系列增長,這從根本上與其研發成果成功市場化有關,是聯合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的逐步顯現。
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組建了專業積淀深厚的復合型技術團隊,包括軟件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領域的優秀人才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精密制造實踐,保證公司在技術方案的提出和實施上保持領先地位,在競爭中快速突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司合作的下游品牌產品具有明顯的領先性和前瞻性,這也進一步推動公司在R&D創新和產品優化方面走在行業前列,對強化公司的R&D和技術優勢具有較強的助推作用。
創作靠的是投入而不是想象今年上半年,公司R&D投資累計完成2426萬元,同比增長27.46%,R&D投資總額占營業收入的10.98%從時間延展來看,2018年以來,公司R&D費用持續穩定增長2018年以來,公司R&D投資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超過10%,顯示出其對真金白銀的R&D創新的重視
R&D的長期投資和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最近幾年來,公司累計承擔重點研究項目60余項,在喂料改進與開發,模具創新結構設計,MIM產品研究與制造,產品實現技術改進與集成,自動化設備改造與研發等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授權專利2項,新增專利3項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申請專利69項,已授權專利50項,其中國際專利1項8月中旬,公司首次入圍工信部評選的小巨人企業名單,體現了對公司科研實力的認可
把它藏在你的身體里,等待時機在前景廣闊的MIM藍海市場,龍頭企業通聯精密憑借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的綜合技術實力,快速反應能力和不斷深化的自動化水平,正伺機在其中暢游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