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脊柱耗材全國集采來了!
7日晚,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國家骨科組織脊柱耗材集中采購文件》,正式宣布國家骨科組織脊柱耗材全國集中采購將于9月27日在天津開標。
文件稱,此次集中采購的產品為骨科脊柱用醫用耗材根據手術類型,手術部位和入路設置產品系統進行采購,分為14個產品系統類別,29個招標單元,872套系統全國6426家醫療機構上報采購需求120.84萬套
相比人工關節2年的采購周期,脊柱的國家采購周期定為3年,2023年1—2月執行第一年的協議采購量。
另據統計,脊柱耗材全國集采涉及169家申報企業,即有資格參與,包括國外龍頭強生,美敦力,國內頭部企業高偉骨科,三友醫療,京福樂,津正天和達波醫療。
延續之前的做法,Spine Collection還為所有14個產品系統類別設置了最高有效申報價格,即限價。

2021年7月,安徽省再次開展骨科植入耗材第二輪帶量采購中標價格在第一輪的基礎上再次下調,最高降幅82.88%,平均降幅54.6%
當時,據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中心主任李宇介紹,比如引進國內某主流品牌的一套高端產品2019年一套價格6380元左右2021年再次競價后,一套待選價格降至2711元左右,再次降價約57.5%
一套頸椎前路固定和融合裝置2019年一套價格約為5215元,之后降至2215元,降幅約為57.5%
由此可見,本次脊柱國采的各種產品限價堪稱寬松這個限價對國產品牌來說還可以,跟安徽比還不錯也有人士向科技創新板日報記者證實了這一點
可是,由于企業在投標過程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預計實際報價將遠遠低于限價同時,根據競價規則,估計降幅至少在限價的40%以上
具體來說,這個國家脊柱收集的規則如下:
分組規則
根據文件,參與投標的脊柱產品將首先分組。
在同一產品系統類別下,將根據相關條件劃分為多個投標單位:
1.能夠供應全國各地區的主要零部件齊全的企業,按照醫療機構意向采購量從多到少的順序,取本系統類別累計意向采購量前85%所覆蓋的企業,進入投標單位A,
2.主要成分齊全,能供應全國各地區但未進入投標單位A的企業,或主要成分齊全但不能滿足供應全國各地區要求的企業進入投標單位B,骨水泥產品以克計,
3.在產品系統類別中,其主要部件具有引腳但缺少產品系統類別中規定的任何其他主要部件的企業將進入C投標單位。
準選擇規則
分組后,各投標單元內的企業分別投標,通過價格競爭產生待選企業。
其中,根據規則1,在投標單位A和B中,按照有效申報企業的最低到最高投標價確定入圍企業入圍企業最多數量見下表
但入圍企業的產品體系仍需同時滿足情況1和情況2,如果情況3不是入選者,則可獲得入選資格。
根據規則2,如果按規則1不具備入選資格的投標單位A有效申報企業,且投標價格不高于投標單位B的最高投標價格,則投標單位A有效申報企業,仍可獲得入選資格這也是一種類似人工聯合采集的復活機制
此外,根據規則3,在同一產品系統類別中,即使沒有根據規則1和規則2獲得準中標資格,只要投標價格≤該產品系統類別最高有效申報價格的40%,企業仍然可以獲得準中標資格。
另外,C標單位也有獨立的準中標規則對于特定C投標單位有效應用企業的應用產品系統,按照不超過A,B投標單位相應主要部件組合平均投標價格的投標價格,獲得投標資格
成分規則
文件規定,在同一個招標單位中,按照中標的排名順序和依據,醫療機構的協議采購量呈梯度分布,其中排名第一的產品可獲得100%的意向采購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產品可分別獲得95%的意向采購量,以此類推根據規則2和規則3選擇的產品只能獲得計劃采購量的50%
未選中產品系統的90%的擬采購量,與選中產品系統的待分配量一起,形成剩余量,由醫療機構自主分配給選中產品系統。
綜合來看,似乎業內認為,本次國脊柱選強調并看重企業在供貨,產能,分銷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供應相關的字眼在這個文件中反復出現,因此預計對產品線完整的頭部企業相對更有利
首先,這次確定了14個產品目錄,基本涵蓋了脊柱植入物的所有耗材,涵蓋的產品范圍很廣據我估計,能夠全部滿足這14個產品目錄的投標企業不超過20家,這也對投標企業的規模和供應保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告訴科技創新板日報記者
另外,創傷12省聯盟集和關節全國集要求中標單位保證配送到省級地區,但脊柱全國集要求配送能力下沉到地級市也對企業的供應保障和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方說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