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由大岳投資領投,沃富資本,高瓴創投,創維投資,知止科技,沃眼資本,石開資本領投,江蘇恒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規模過億元此輪融資將用于5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錳鋰的研發和生產
在動力電池市場,磷酸亞鐵鋰和三元材料是最重要的正極體系國鑫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中國陰極產量預計為104.9萬噸,同比增長超過102%,其中,三元材料產量39.8萬噸,約占38%,磷酸亞鐵鋰產量45.3萬噸,約占43%,同比增長16%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載容量為154.5GWh,同比增長143%,其中,三元電池裝機容量74.3GWh,同比增長91%,磷酸鐵鋰電池裝機容量79.8GWh,同比增長227%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磷酸亞鐵鋰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51.7%,比2020年增長13.3%與三元材料相比,磷酸亞鐵鋰具有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高,成本低等優點
伴隨著國家對新能源補貼的逐步減少,以及當代安普科技等大廠對電池技術結構的優化,低成本的磷酸鐵鋰電池逐漸被車企認可因此,短期來看,未來一年磷酸亞鐵鋰中的電池裝機比例有望超過50%,滲透率將較過去快速提升長期來看,磷酸亞鐵鋰有望在三元材料動力電池領域形成兩強格局
資料顯示,鴻創納米成立于2022年2月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及相關領域核心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其核心產品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兩輪電動車,儲能系統等領域目前,恒創納米正在江蘇鹽城建設的5000噸磷酸鐵錳鋰正極材料產能一期工程將于年底投產,同時建成電池材料研發實驗室二期,三期還有后續投資,總規模最終達到年產15萬噸
根據消息顯示,該公司的客戶是全球首款電動兩輪車和新能源汽車三期產能全部釋放后,恒創納米將是全國乃至全球少有的擁有全球知識產權,具備大規模量產能力的電池材料龍頭企業技術上,恒創納米從美國陶氏全球技術公司購買了8項鋰電池材料相關的美國核心專利資料顯示,陶氏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磷酸鐵錳鋰的研究,技術儲備較大恒創納米購買的每一項專利,除美國外,在歐洲,日本,韓國都有相同的家族專業布局,說明這些專利技術已經得到了其他發達國家的認可專利轉讓使得恒創納米在技術能力上擁有磷酸鐵錳鋰全球專利制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本輪融資的領投方,大岳投資在今年4月宣布,公司未來發展將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全球雙碳政策和十四五重點產業方向的背景下,努力加快鞏固公司在中高端產業的優勢地位
同時,作為一家綜合性投資公司,為實現加速產業轉型的長遠目標,大岳投資正通過重點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產業,逐步剝離非主業資產同年7月,大岳投資計劃轉讓部分京滬高速股權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次,大岳投資恒創納米是大岳轉型的又一大步不難看出,大岳投資正以長遠的眼光提前布局核心技術,同時與龍頭企業強強聯手,積極創造聯動效應,努力強化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競爭實力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