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阜寧縣民政局聚焦特困人員、失能群體、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救助內涵,探索出“集中供養+保險保障+上門服務”的多層次服務類社會救助體系,用一項項暖心舉措托起了困難群眾的幸福生活,讓每一位困難群眾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
集中供養:讓特困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長期以來,阜寧縣高度重視失能失智特困人員的照護問題,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工作的通知》,創新建立專業集中康養服務體系。目前,全縣163名完全失能和重度失能特困人員已全部納入集中供養范圍。供養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嚴格按標準配備專業醫護團隊,實行24小時全天候照護,醫護人員每日開展定時巡查和不定時問診,為老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全方位服務。在服務模式上,機構堅持“一人一策”精準照護,根據每位老人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等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通過專業化的醫療護理和人性化的生活照料,讓特困失能老人享受到“老有所依”的保障、“老有所養”的溫暖和“老有所樂”的幸福,切實提升了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質量和服務獲得感。
保險護航:為失能群體撐起保護傘
阜寧縣創新實施失能失智特困人員護理保險制度,為全縣6022名特殊困難群體撐起了保障網。縣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300余萬元,按照每人每年500元的標準統一投保。完全失能對象和半失能對象分別每月理賠1200元和200元,2024年全年全失能對象賠付金額125萬元,半失能賠付金額9萬元。通過引入專業保險機構參與服務監管,不僅有效緩解了困難家庭的經濟壓力,更確保了每位受助對象都能獲得規范、持續的護理服務。家住陳良鎮的張阿姨表示:“有了這份保險,孩子的護理費用不用愁了,我們全家的負擔都減輕了不少。”這項惠民政策讓每位受助對象都能享受到規范、專業的護理服務,顯著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有效破解了特困人員護理難題,形成了可復制、可持續的長期護理保障“阜寧模式”。
上門服務: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李師傅,我們來給您理發了!”每月,阜寧縣“暖心到家”服務隊的護理員都會準時出現在低收入失能群眾家中。阜寧縣始終以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剛性服務,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傳遞溫暖,精心打造了一支專業的“五心”服務團隊,對全縣符合居家上門服務條件的對象提供理發、修剪指甲和居家清潔等服務,滿足老人“養老不離家”“養老不離鄉鄰”的心愿。同時,縣智慧養老運營指揮中心積極打造“智聯大腦”平臺,創新推行“點單式”個性服務,建立“一戶一檔”,形成“需求智能匹配-工單精準派送-服務動態追蹤-質量閉環管理”全鏈條精細化管理,真正做到“老人點單需求,政府接單服務,全程有跡可溯”,讓養老服務既有溫度又有精度。
從集中供養到保險保障再到上門服務,阜寧縣用一項項暖心政策、一件件惠民實事,織就了一張有溫度、有力度、有精度的社會救助服務網絡。下一步,阜寧縣將繼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救助效能,用心用情托起困難群眾“穩穩的幸福”。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