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持續調整,上半年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冰火兩重天。
新基金的發行份額連續4個月超過千億份。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新發基金中抗風險較強的債基受到資金的追捧,權益類基金則“寒意陣陣”。
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僅占到總量的10%,混合型基金占到發行份額總額的6.63%,而債基的份額占比不斷攀升,占到發行份額總量的81.26%。同時還有部分權益新發基金不斷延遲募集,或募集失敗,年內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只有2.91億份,而債基則達到了26.32億份。
債基挑大梁,總規模連續4個月超過千億份
今年上半年,基金發行有回暖的跡象,但結構性分化也愈演愈烈,具體表現為權益類新基明顯萎縮,債基發行占比不斷攀升,大多資金都涌向了債基。以基金成立日為統計口徑,自今年3月份以來,新基金發行份額連續4個月超過千億份,并在6月達到1751.70億份的相對高點,債基也延續了過往的火熱,占比當月發行的87.06%。
具體到月份來看,7月的第一周有28只基金發行,新發產品仍以債券型基金為主。其中有15只債券型產品、6只股票型產品、5只混合型產品和2只REITs產品。
對比債基和主動權益類產品的新發規模來看,“債強股弱”的特點表現得十分明顯,據Wind數據,年內成立的債基的平均發行規模達到26.32億份,而股票型基金只有2.91億份,混合型基金只有3.11億份。今年新發表現最好的是中歐景氣精選的11.1億元,這是目前年內唯一一只首發規模超10億元的主動權益類產品。
權益基金遇冷,多只延期募集
和火熱的債基相比,權益基金的新發則處在冰點時刻,上半年還有不少權益基金宣布延遲募集。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73只產品發布了延長募集期的公告,32只產品為主動權益類,20只為被動指數型股票基金,5只中長期純債基金,還有1只招商成長量化選股選擇延期募集。
僅在6月份就有長城量化選股鑫選六個月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歐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招商均衡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8只基金發布延長募集的公告,延長募集的權益基金明顯增多。
例如,招商均衡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發布公告,該基金于2024年4月19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4年6月28日。為充分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要,決定將基金的募集期延長至2024年7月5日。此外,民生加銀智選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于2024年5月27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4年6月21日,但或因募集金額不理想,公司將募集截止日延長至2024年6月28日。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也有部分權益產品延期募集后未能成立的,比如信澳添泰穩健三個月持有于2023年9月15日獲批,接近6個月才開始發行,頂格募集3個月后宣告募集失敗。圓信永豐興盛于去年9月19日獲批,直到今年3月18日才發行,3個月后同樣宣布募集失敗。截至6月底,已有4只基金募集失敗。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