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評展演拉開大幕,2024上海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將在群文新人新作展評展演的“號角聲”中開啟。
精彩紛呈的群眾文藝創演、寓教于樂的藝術培訓課程、內容覆蓋全年齡段的公共文化內容專題配送……圍繞“文化館: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主題,5月20日至5月26日的一周內,約2000場集合趣味性、藝術性及教育意義的活動,將在全市三級文化館連番登場,讓更多市民走進文化館,愛上文化館。
市民藝術夜校將“擴容”“品控”并舉
上海市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已經開展至第二年。市群藝館館長吳鵬宏介紹,以市群藝館為例,宣傳周期間將開展的午間一小時、老年藝術大學、市民藝術夜校、周末美育課堂、330美育課堂等活動都是館里的常規工作,但會在平時活動基礎上做加法,比如發布去年文化館系統為市民提供活動情況和服務成效,以及市民藝術夜校中最受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等。“我們每年都在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更新上一年的內容,聯合專業院校院團為市民提供美育導賞。”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的杭州主會場活動中,近幾年來火爆出圈、受到年輕人追捧的上海市民藝術夜校項目將參與沙龍交流,探索總結夜校“上海模式”向全國推廣。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以延時開放、公益收費為特色,直面城市中青年群體獲得高品質、公益性藝術普及教育的“痛點”,也為眾多非遺、小眾藝術的普及提供了平臺。
吳鵬宏坦言,夜校“摸著石頭過河”,在發展和擴容中,難免碰到需要完善和解決的問題。比如近期有學員反映虹口某分校的茶藝課在課時費之外,額外收取240元茶具使用費存在不合理的情況,經溝通后已及時妥善解決,得到學員的認可。
在他看來,擴容產品與做好品控要同步推進,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就停下發展的腳步。“今年秋季班我們會以非遺課程為亮點,這方面的課程數量有望進一步翻倍,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傳習、傳播非遺文化。”吳鵬宏介紹,除了市民藝術夜校、周末美育課堂等美育項目已成為市區文化館多級聯動的項目外,各區也打造了自己的特色美育項目。比如徐家匯公園星期音樂會持續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進行音樂欣賞普及,用音樂滋養市民的精神生活;寶山文化館“一墻”美術館持續上新,邀市民打卡沒有圍墻的展覽;嘉定文化館的“嘉文有約·世界你好——跨時空藝術漫游”系列活動將美育嵌入市民生活圈等。
藝術文化活動送到家門口
文化館服務宣傳周中,市民還可以看到各文化館策劃推出的精彩紛呈的活動。黃浦區文化館“評彈天天演”與市民相約雅廬書場,還有戲曲專場演出、“三民”文化展覽讓市民應接不暇;徐匯區將舉辦“人文匯萃 向美而行”2024年徐匯區各街鎮群眾文化周周演、長三角阿卡貝拉音樂大賽賽前講座等;“藝起蘇河show·社區文藝匯”、現代越劇《彝族星火》……普陀區將通過賞大戲、學才藝、逛展廳、云享家、進社區五大板塊內容,吸引市民成為文化館的忠實“粉絲”;楊浦區將推出“藝美同行”系列活動,打造家門口的“文化生活圈”;閔行區將依托上海浦江戲曲節開展“鄉音和曲”滬劇邀請賽,開展社區劇團走親,以及“激情閔行”社區大聯演等;嘉定區將開展“享活動”“學才藝”“看展覽”“云游玩”“同觀賞”五大板塊、百余場活動;金山區將舉辦“2024金山區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基層巡演活動·慰問樂高樂園建設者專場”“2024上海金山鄉村藝術節系列活動·田園音樂會”等活動;松江區將推出“人人出彩 周周精彩”紅色戲劇專場展演。
5月20日,崇明島將迎來“風雅瀛洲 韻動江海”崇明生態島惠民演出季第二季,聚焦崇明百姓喜愛的滬劇、淮劇、越劇、滑稽戲、相聲等多劇種,由9家優質市級配送主體參與的18場精彩文藝演出在崇明島上演。上海淮劇團將帶來淮劇《火種》,講述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時期底層產業工人命運的故事;上海越劇院的越劇《好八連》以轉型后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為書寫對象,展現八連指戰員在面對新任務、克服新困難的過程中,始終不忘優良傳統。
在上海,以居民“點菜”、政府“買單”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已經多年。2023年市、區兩級配送文藝演出、特色活動、展覽展示、藝術導賞等活動超10萬場,文藝指導超過7萬課時。今年上海公共文化內容配送持續提升文化惠民服務品質、放大“社會大美育課堂”溢出效益,夯實四級體系,著力推進優質文旅資源向基層和家門口延伸,向遠郊傾斜,為新城賦能,不斷促進供需有效匹配。
文化館周期間,上海市公共文化內容配送平臺全新上線66個數字化產品,包括高清影像的英國馬修·伯恩新冒險舞團芭蕾舞劇《天鵝湖》、紀錄片《長江之戀》、“九州百戲”年度戲曲盛典之“絕活”戲曲絕技展演、大世界城市音樂會——林小尤國風二次元音樂會等精彩劇目,落地全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進行點播展映,探索在線、在場相結合服務新模式。今年5月20日13:30,文化配送直播間特別活動將在東方網、文化上海云、上海數字文化館、上海市公共文化內容配送平臺、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視頻號及抖音號同步播出,邀請上海評彈藝術傳習所等6家配送主體來做直播推介,節目類型囊括評彈、音樂劇、兒童劇、相聲、淮劇和管弦樂,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繹、實地探訪等形式把這些優質的產品推送給網友們。
據統計,文化館周期間,市區兩級日常配送活動近千場,市配送中心安排的“文化萬家行”專題配送活動,將超百場活動送到老百姓家門口。
主辦方希望更多市民通過文化館服務宣傳周認識文化館、走進文化館、愛上文化館、常來文化館,為文化館建言獻策,共同守望群眾文化這片“金色麥田”。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