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家園·開放麥”系列活動是黃浦區去年開始推出的開放交流互動平臺,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點、難點、熱點,從黃浦區推進“零距離家園”工程建設情況破題,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共話治理、共謀對策。
4月2日下午,“零距離家園·開放麥”2024年第一場,以”高效處理每一件事——超大城市的細‘治’入‘微’“為主題,在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拉開帷幕。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秦暢邀請瑞金二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峰,嘉定區菊園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玉婷,徐匯區城運中心副主任黃偉,瑞金二路街道第三綜合網格工作站副站長、綜合執法隊副隊長陸嫣,市委黨校教授、數字政府建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趙勇,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陸雷等共同交流討論。

瑞金二路街道是上海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八成以上房屋是老房子,一度造成社區干部連為房屋與人員進行信息登記都存在困難。這兩年,瑞金二路街道運用數字化手段創新了治理方式。?
瑞金二路街道第三綜合網格工作站副站長陸嫣說,現在基層干部打開手機上的街道“以房管人”APP,就可以立刻知道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通過我們的’以房管人’數據庫,可以精準地知道每一棟樓、每一個房間,是出租還是自住,里面住著多少人,對方的基本情況。這套系統有個‘創新’,老房子的亭子間、前間、后間,在系統里被標注為102、103、201、202室等等。前期做這項工作很辛苦,很多數據是社區干部一點點走出來的,但一旦數據庫建立起來,展開工作就順手了。”?
社區是流動的,數據也要更新。瑞金二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峰介紹,“以房管人”系統內常態排摸的數據是滾動的、流動的,基本每三個月系統更新一次數據。“我們一共有16個居民區,每一個居民區劃成2-3個微網格。每一個微網格都對應到街道的機關干部、事業單位的領導來直接負責。“?
嘉定區菊園新區,則形成了“一樓三長”模式。菊園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玉婷介紹,”第一長“是傳統意義上的樓組長,跟居民非常熟、關系比較廣。“第二長”是協理長,由樓道里面年輕的租客擔任,可以發揮年輕人的活力和作用。“第三長”,即老村民隊長,動遷村里原來非常有威信的村支書、隊長,由他們來協助,一起開展工作。”把這些力量組合起來,就形成了基層多元協同的模式。“?
除了“一樓三長”,菊園新區還開發了“菊安通”智慧化系統.“有五大板塊——消防、安全生產、特種設備、燃氣以及防災減災等,拓展出一些應用場景。”張玉婷舉例,比如,智慧書房“我嘉書房”是24小時開放的公共空間,我們可以通過系統進行實時監測,如果有人在里面發生一些不文明行為,系統通過模擬一些動作,再進行視頻監測比對,能夠第一時間提醒我們。?
徐匯區城運中心副主任黃偉介紹,微網格打造上,徐匯的探索是通過新版社區云的居村“微運用”,鎖定體制機制數據,確保每一位社工在日常工作中維護這些數據時只看到他所負責的數據,不至于造成個人隱私數據的外溢。”這樣一來,責任也壓得更實,管理邊界也比較清晰。“?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