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邵馳看來,技能型人才是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我國技能型人才隊伍存在“總量不足”、“結構不優”、“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

邵馳委員 受訪者供圖
邵馳分析指出,少子老齡化社會,一方面進一步造成勞動力人口短缺,另一方面對創新造成“阻擋效應”。我國正逐漸進入少子老齡化社會,目前,全社會對技能型人才培養重視程度還不夠,由于傳統觀念影響,技能勞動不被重視,進入職業技能領域的年輕人職業發展空間有限,收入和社會地位低,造成年輕人不愿靠技能奮斗,對技能技術的追求缺乏熱情。
同時,現有技能型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職業教育墨守成規、改革創新力度不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存在“政府熱、企業冷”的情況,這些都對人口創新力產生影響。
2024年全國兩會,邵馳在《關于少子老齡化背景下加快推進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提案中提出了四條建議: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和頂層設計。盡快研究制定實現普職協調發展的實施路徑,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構建職業本科-專業碩士-專業博士體系,讓進入職業技能領域的年輕人同樣有職業發展空間。建議全國范圍內應盡快推進職業本科建設,打通工程碩士和工程博士通道,使技能人才也有學歷提升和職業發展的通道,切實對接企業生產實際。
二是創新突破陳規陋習,探索職業本科建設新路,培養高質量職業技能人才。相關部門創新職業本科培養路徑,在職業本科的招生方案、人才選拔、培養方案、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創新性改革,不再沿用傳統的應試選拔和教學培養模式,盡快研究制定出臺適用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操作的實踐方案,著重面向來自企業一線、持有相關職業技能證書的青年技能人才。
三是加強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深度與廣度,不折不扣、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激勵政策并使之效益最大化。加大對相關企業的支持力度,構建可持續發展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健全和完善技能型人才分類管理、分類評價制度,推行社會化的職業技能認定。
四是發揮我國四層級職業競賽體系作用,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組織動員各方積極參與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加大各類技能競賽宣傳力度,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和工匠精神的宣傳,大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