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也息息相關,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持。”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和發揮金融力量。

國新辦舉行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肖遠企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明確了“認房不認貸”的住房信貸政策。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了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金融16條”支持措施,并研究確立首套房貸利率政策的動態調整機制,下調了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引導銀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貸款利率。
“這些政策措施對于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穩住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已經并且正在發揮積極作用。”肖遠企說。
2024年1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推動房企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肖遠企表示,目前,銀行對房地產融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一是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截至目前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余額分別是12.3萬億元和38.3萬億元,2023年分別發放了開發貸款3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6.4萬億元,這兩項加起來將近10萬億元。
二是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債券,2023年末銀行購買房企債券余額4275億元,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金額比較大,2023年比2022年增長了15%。此外,銀行在2023年還向房地產企業提供了并購貸款、存量展期貸款,這兩項加起來超過1萬億元。
在保交樓方面,據肖遠企介紹,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積極配合住建部、人民銀行做好金融支持。截至2023年底,3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絕大部分都已經投放到項目,商業銀行還提供了相應的商業配套融資,確保“保交樓”任務完成。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和發揮金融力量。”肖遠企表示。
二是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要求。2024年1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人民銀行一起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通知》非常有針對性,允許銀行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對經營規范、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國性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對這些房企發放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在2024年年底之前可以用于償還房企的存量貸款和他們發行的公開市場債券。”肖遠企表示。
三是要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四是指導和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平急兩用”重大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并且要求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