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

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
為進一步加強與中小學的交流與合作,挖掘有潛力的科技少年,11月15日下午,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與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的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正式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偉,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校長商治年,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副教授史夢安,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蘇州站負責人劉軍俠出席本次活動。
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對當代中小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商治年校長發表講話,他表示:身處科技變革潮流中的我們,學習和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已經不是一種選擇,更是迎接未來的一條必由之路。他鼓勵同學們保持對科技的熱忱與好奇,通過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這一拓展平臺學習更多專業知識、對話高校名師專家、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競爭力。
隨后,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蘇州站負責人劉軍俠女士為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商治年校長頒授全球青少年圖靈計劃人才培養實踐基地牌匾。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副教授史夢安發布本次項目。未來雙方將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進一步拓寬合作,共同致力于人工智能中小學教育領域的發展。
專家介紹:劉偉
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
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
上海市浦江人才
授牌儀式結束后,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偉以踏入未來:人工智能的無限可能為主題給同學們帶來精彩紛呈的講座。
劉教授首先引入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定義,通過人臉識別等生活中的常見案例視頻吸引同學們的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浪高過一浪。劉教授為同學們介紹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三次浪潮。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方各面,不過劉教授也提醒在座的同學:盡管ChatGPT具有許多優勢,但它仍然是一個語言模型,存在一些限制。它的回答是基于已有的訓練數據和模式生成的,并不具備真實的主觀意識和判斷能力。
在問答環節中,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并與老師交流。在回答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威脅性時,一位同學說道:我覺得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威脅到人類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會指揮命令我們做事。哪些能力是人工智能無法擁有的?我覺得人類的創造力是人工智能無法復制的。同時,人類還有情感和共情的能力,這是人工智能所沒有的。另一位同學表示。劉教授肯定了同學們的發言,并加以總結技術不一定會威脅到人類,但是運用技術的人需要在使用的時候更加慎重。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