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業界稱為中國電影“專家獎”的中國電影金雞獎自2019年落戶廈門,至今已進入第五年時間。十年之約過半,廈門“以節促產、以節促城”碩果累累。

影人明星交口稱贊、本土影視作品密集亮相、業界影響力輻射兩岸……不難看出,廈門這座“天然攝影棚”正以后來居上的態勢,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的耀眼新星。
11月1日至4日,于廈門舉辦的2023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首次增設“金雞電影市場”單元,通過搭建投資者和創作者相互交流的平臺,進一步促進廈門影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認為,這一有力舉措,必將對挖掘市場潛力、厚植產業根基,推動電影繁榮,發揮強勁的作用。
正如閆少非所言,電影節舉辦期間,媽祖文化全球行大型文旅項目、天境科幻影都文旅項目、海洋文化主題旅游區項目等126個文化影視產業項目落地簽約,簽約總金額達280.5億元。
資料顯示,媽祖文化全球行大型文旅項目將落地廈門市思明區,后續將推出“媽祖文化全球行”主題文旅活動,包括拍攝制作并全球發行院線電影《媽祖》、拍攝制作動漫電影《媽祖傳奇》、打造大型元宇宙科技秀演項目《海神媽祖》等。
專家認為,此項目正式落地將進一步豐富廈門文化影視產業的實體影視、文旅融合、元宇宙等多元業態。
據悉,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中國電影金雞獎自2019年起連續十年長期在廈門舉辦。為了借“雞”生“蛋”,廈門市發布《廈門市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大力培育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積極推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加大扶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子東表示,自中國電影金雞獎落戶廈門以來,廈門充分發揮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平臺作用和品牌效應,大力扶持發展影視文化產業,至今吸引了2400多家文化影視企業和一大批項目落戶廈門。
“金雞”效應持續擴大。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廈門影視企業年均增長10.2%、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7.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22年,廈門市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018億元,增加值占廈門全市GDP的5%左右,已經成為廈門重要的支柱產業。
2023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將落下帷幕,吳子東發出熱情邀請稱,廈門將全力為大家在廈發展事業提供更大的支持、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熱切期待大家關注廈門、支持廈門,真誠地歡迎大家多來廈門拍攝作品、來廈門創業興業。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