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來了,不少新能源車主開始擔憂電池的續航時長。

10月11日,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的紅河谷汽車測試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測試高峰做準備。“現在新能源車企都會進行高寒環境下的試車,以確保車輛整車性能、動力電池系統、續航等滿足用戶需求。”該公司總經理趙鑫宏告訴記者,“我國高寒試車行業經過20多年發展已經實現規模化、標準化,能夠保障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創新。”
在結冰期長達209天的黑河,“苦寒”中卻“焐”出了一個蓬勃的新產業:全國80%的寒地試車作業在這座邊境小城完成。黑河是如何營造出獨具一格的新產業成長生態的,又是如何將人無我有的獨特產業鏈“焐熱”“焐熟”的?
黑河市科技局局長趙麗華道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要助推黑河試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政府必須在引進科技資源、推動產學研合作方面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服務。”
科技服務始終在線
“現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等地都建了高寒試車場,給我們帶來了競爭壓力。”趙麗華說,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技術快速迭代,智能化場景普及,汽車產業對汽車測試行業提出了更高標準、更高集成度的要求。
盡管位居我國試車量榜首,黑河市對于當前的試車行業動態仍保持清醒的認識。“在與越來越多車企的合作中,我們時常苦于自身科研資源的匱乏。”趙鑫宏回憶,比如有客戶提出要將試驗場地的道路摩擦性能進行量化分析,企業內部卻沒有這樣的人才接題。
黑河試車企業引智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要把試車產業所面臨的難題作為科技創新的發力點。”趙麗華說,這就意味著企業缺什么,政府服務就要補什么,企業需要什么,政府服務就要提供什么,保持“始終在線”的狀態。
為此,黑河市科技局積極牽線搭橋,推動校企合作,將創新資源引入黑河試車產業。例如,引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頭雁”團隊,在紅河谷建立了寒區交通智能化創新研究黑河工作站和冰雪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企業與東南大學、南京的數字化企業對接,共同開展寒區試車場數字化管理系統技術研發,提升企業數字化能力。
政策引導自主創新
科技創新需要長期持續的資金投入,許多企業常常因研發經費投入不足而止步。趙麗華認為,科技政策的實施要發揮好“磁力器”作用,通過降低企業研發成本,讓企業享受科技創新“紅利”,企業有了搞研發的自主意愿,就會重視科研創新。
為此,黑河市科技局聯合有關部門通過制定《黑河市加快科技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黑河市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培育良好創新環境,先后為紅河谷等試車企業落實研發經費投入后補助、高企培育認定等各類政策扶持資金140萬元,爭取中央引導地方專項等各類科技項目資金165萬元。
“算下來,獲得的資金支持可以抵消企業研發經費支出30%,研發成本大大降低了。”趙鑫宏表示,科研成果正不斷變現為企業征戰國際市場的實力,就在兩個月前,紅河谷產學研合作伙伴擴展到了俄羅斯,他們與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簽約合作建設“雅庫特國際試車場”,可為國內車企提供極限低溫測試服務。
如今,試車產業正在成為黑河實現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之一。為進一步“焐熟”試車產業,提升產業規模化效應,黑河市科技局2022年以來依托黑河寒區試車產業園開展國內首家以寒區試車為主導產業的省級高新區建設,以期建成技術研發能力最強、認證標準最權威的寒區汽車試驗基地。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