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將迎來國家級交易平臺。
日前,上海市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支持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通知稱,上海將探索建立氫能交易平臺,支持國內氫能龍頭企業和碳交易專業平臺機構在臨港新區共同組建統一高效的氫能交易平臺。
通知還指出,上海將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標準和方法論,探索氫氣交易和綠色氫氣交易,價格指數,溯源認證,氫能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機制,推進清潔氫氣生產減排量進入自愿碳減排市場交易,逐步探索建設全國氫氣交易所。
今年7月,上海電力,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北京中聯氫能研究院,上海臨港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上海氫交所根據協議,上述四方將充分發揮資源互補優勢,共同參與上海氫交所建設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業務創新部副主任萬延明曾發文稱,伴隨著與化石能源制氫相關的傳統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相關行業也會受到碳排放的制約這將迫使企業向清潔制氫工藝轉變,同時影響相關企業的投資行為
此外,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使用國家核證的自愿減排量沖抵碳排放配額的繳納,沖抵比例不得超過應繳納碳排放配額的5%。
與傳統化石能源制氫相比,清潔氫尤其是可再生氫在減排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也具備發展成為CCER的條件通過國家碳市場為清潔氫提供額外的市場收入,支持清潔氫的投資
2020年10月,荷蘭提出將建立全球首個氫商品交易所,該計劃最早可于2026年啟動。
據《彭博新聞》今年1月報道,荷蘭國有天然氣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在未來十年內將其1.5萬公里長的天然氣管道改造成適合生產和運輸氫氣的管道,以發展氫能產業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目前全球在建的制氫項目有近400個,到2030年,每年將提供800萬噸氫氣
氫能產業鏈大致可分為上游能源端,中游產品端和下游應用端包括上游制氫,儲氫和加氫站等中游產品包括燃料電池,氫氣渦輪機等,而應用端主要覆蓋交通,發電,儲能等領域
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制氫加氫領域,國內上市公司主要有金鴻燃氣,宏達興業,惠博普,熊濤,創元科技和電源。
中游氫燃料電池行業涉及上市公司怡化通U,柴權電力,福田汽車,東方電氣等。
涉及氫能裝備領域的上市公司有石化機械,華電重工,娜兒等氫能儲能領域包括中材科技,精誠股份,盛輝科技等
受上述消息影響,8月26日,氫能板塊大漲截至當天收盤,宏達興業,惠博普,熊濤,創元科技,動力源等股價漲停全都漲停了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