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開展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確,要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深入探索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的方法和措施,在部分城市建立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城市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
以下為通知原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發展城鎮
關于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市管理委員會,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上海市綠化市容局,重慶市市政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廢棄物資源化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探索建立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提高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切實改善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決定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試點的目的
園林綠化垃圾主要是指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樹木,灌木,花枝,以及植物自然掉落產生的植物殘體,通常包括樹枝,樹葉,草屑,花等具有分布廣,季節性強,運輸成本高,可再生性好,利用方式多樣等特點
最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快速發展,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處于起步階段在一些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園林綠化垃圾量逐年增加,存在收集體系不完善,專用運輸車輛短缺,處理和資源利用設施選址困難,資源產品出路不暢,缺乏有效的部門協調機制等問題建立完善的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迫在眉睫
通過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探索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的方法和措施,在部分城市建立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城市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
二。試點工作的重點任務
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經過充分協商,選擇一個基礎城市開展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主要任務如下:
加強規劃引導根據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數量,分布特點和發展趨勢,充分考慮園林綠化廢棄物運輸距離,設施選址條件,設備使用壽命等因素,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目標,采用就地處理+集中處理的模式,編制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專項規劃或方案,合理安排園林綠化廢棄物分類收集,貯存,運輸,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充分保障相關設施建設用地
加快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建設結合當地實際,將園林綠化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城市園林綠化垃圾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參照生活垃圾收運的相關政策,配置園林綠化垃圾收運的車輛和人員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生物處理,有機覆蓋物處理,生物質燃料制備或其他處理技術和模式采取就地處理,即就地處理,集中處理,提高適應城市發展需要的園林綠化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能力,提高設施建設運行水平
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利用對城市綠地,苗圃基地等區域的植物種類和生境進行系統分析,鼓勵園林綠化廢棄物就近就地處理,回收利用產品作為園林綠化綠地的土壤改良基質和有機覆蓋物,促進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源頭分類和減量化提高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產品附加值,研究制定資源化產品推廣應用相關政策,積極探索應用生物有機肥,有機地膜,有機基質,垃圾焚燒發電,城市供熱和園林道路鋪裝等,以提高園林綠化廢物的循環再用率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牽頭建立多部門協作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模式,加大財政投入,構建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充分利用各類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加強信息監管系統建設,逐步推行園林綠化垃圾生產,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信息化,實行數據化管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加強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適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三。相關要求
制定實施計劃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組織本地區試點城市編制實施方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并于2022年11月30日前報我部城市建設司
推動相關工作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及時了解試點城市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做法,掌握推廣過程中的問題和建議各試點城市要結合園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認真落實實施方案,扎實推進相關工作
及時總結經驗各試點市要探索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和案例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組織形成典型經驗,做好宣傳推廣,并于2023年12月31日前提交總結報告
城建部門聯系人:唐飛趙雅楠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22年11月1日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