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尼正成為中國汽車廠商在東盟發力的新熱點。近日,印尼工業部部長阿古斯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將向包括中國車企比亞迪、廣汽埃安在內的多家電動汽車制造商提供稅收減免,以促進印尼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就在2025年1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五菱印尼首臺動力電池——神煉電池于2024年12月31日下線,成為首家在印尼實現動力電池生產的中國汽車品牌。
打造東盟電動汽車生產中心 為中國車企提供稅收減免
稅收減免是印尼政府招商引資的“利器”。阿古斯介紹道,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廣汽埃安,以及法國汽車制造商雪鐵龍均已承諾在印尼建立工廠。作為回報,這些企業將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免征進口稅以及奢侈品銷售稅15%的優惠稅率。這一政策于2025年年初生效。印尼政府希望通過這一舉措來展示該國為全球投資者和車企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阿古斯補充說,通過該政策,印尼將努力成為東盟地區的電動汽車生產中心。
之所以設立如此雄心勃勃的目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動化時代印尼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簡單來說就是“家里有礦”。在很多人印象中,印尼是一個遍布熱帶雨林的農業大國,但實際上今天的印尼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工業國。汽車是印尼的支柱產業之一,當前該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消費國。目前,印尼有20多家汽車企業,汽車年產量達到140萬輛左右,是東南亞第二大汽車生產國。而東南亞第一大汽車生產國——泰國由于國內銷量與出口雙雙疲軟,預計2024年全年產量降至150萬輛。通過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未來印尼有望超越泰國,成為東南亞汽車行業的引領者。
得益于電動化浪潮洶涌澎湃,印尼在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鏈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眾所周知,印尼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所擁有鎳、錫、鈷、銅等關鍵礦產位居世界前列。一直以來,印尼靠出口原礦產品盈利。隨著全球電動化轉型加速,市場對鎳、鋰和鈷等電池原材料的需求激增,印尼也希望獲取自然資源的更高附加值,不想只做礦產出口國,而是希望成為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的關鍵角色。為此,印尼開始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并促進經濟增長。2020年初印尼全面禁止鎳礦石出口,只允許出口價值更高的鎳產品;2023年6月,印尼開始實施鋁土礦出口禁令;2025年1月1日起,印尼正式禁止銅精礦和陽極泥出口。
自2020年初鎳出口禁令下達后,跨國公司紛紛在印尼投資,以獲取該國豐富的鎳資源。例如,現代汽車、現代摩比斯、LG新能源、寧德時代等廠商紛紛與印尼當地政府及企業簽署電池材料或電動汽車生產協議。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法國鎳業巨頭埃赫曼、中國的青山控股和洛陽鉬業等也已通過不同方式進入印尼鎳礦產業。
通過禁止鎳礦等出口,印尼希望培育涵蓋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在內的整條產業鏈,以及電動汽車制造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目前,現代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已經在印尼實現電動汽車的本土化生產,而印尼希望招攬更多電動汽車廠商在該國投資建廠,此次提供的稅收減免正是為此而來。
中國車企發力電動汽車 沖擊日系車主導地位
鑒于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中國車企自然成為了印尼政府招攬的重點,而這也是中國車企的機遇所在。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得益于其豐富的自然資源、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政府對汽車產業的積極扶持,印尼在汽車生產組裝和消費需求等方面顯露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在印尼乃至整個東南亞汽車市場,憑借燃油車時代的積累,日本車企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汽車品牌更具競爭優勢,而中國車企正是通過電動汽車,逐漸打開了包括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市場,并對日系車在當地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根據彭博社統計的數據,從2019年至2024年間,日本車企在中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市場份額損失最大。與此同時,中國品牌在本土以及東南亞的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以印尼汽車工業協會去年11月的數據為例,當月印尼新車銷量同比下滑12%,至7.4萬輛。其中,豐田以2.7萬輛的成績繼續保持領跑地位,同比下滑12.7%;比亞迪的表現引人矚目,以2842輛的成績位列第六,占比3.8%,創下歷史新高;上汽通用五菱銷量有所下滑,銷量為2550輛。奇瑞銷量為863輛,同比大漲310%。雖然豐田等日本汽車品牌依舊保持市場領導地位,但比亞迪等中國品牌憑借電動車型取得了亮眼的表現。
累計來看,2024年1~11月,印尼整體新車銷量同比下滑14.7%,至78.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37302輛,市占率為4.7%。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3年全年,印尼純電動汽車銷量分別為7923輛和13916輛。也就是說,2024年印尼純電動汽車銷量很可能是2023年的3倍,增長勢頭令人矚目。銷量最高的品牌是上汽通用五菱,而比亞迪2024年進入印尼,迅速將單月銷量提升至2000輛以上。
車型方面,現代Ioniq 5、五菱Air EV、奇瑞歐萌達E5等較為暢銷。其中,就在2024年12月下旬,奇瑞印尼分公司舉行儀式,慶祝向消費者交付第5000輛電動汽車。據悉,交付給印尼消費者的5000輛汽車中,約4200輛是已在印尼投產的歐萌達E5。
當然,印尼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離不開一系列激勵政策。例如,從2022年開始,印尼政府為電動汽車購買者提供高額補貼,并推出了涵蓋電動摩托車和電動汽車銷售的補貼政策,縮小了與傳統燃油車的價格差,拉動效果顯著。印尼正在國家層面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并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旨在推動能源結構向清潔能源轉變。其中之一就是降低電動汽車的銷售稅和進口稅,并計劃到2030年推動2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一系列扶持政策為印尼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基礎。
中國品牌當地競爭加劇 欲輻射全球右舵車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招商引資,打造電動汽車產業鏈,同時提振經濟,印尼還放寬了海外車企的投資規則,為國際車企進軍印尼提供了更多便利。這也吸引了包括中國車企在內的諸多全球車企。
根據印尼政府的說法,比亞迪、廣汽埃安承諾將在印尼建廠。其中,比亞迪印尼電動汽車工廠已在籌建中,預計2026年初開始運營,產能可達15萬輛。
相比之下,上汽通用五菱已在印尼耕耘多年。早在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首款車型Confero投產,迄今為止已在印尼先后推出了9款產品,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Air EV、繽果、云朵3款電動車型一經推出,引發印尼電動汽車消費熱潮,五菱由此成為印尼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就在2024年11月底,五菱印尼公司第16萬輛整車暨云朵出口車下線。2025年初,五菱在印尼實現動力電池本土化生產。
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外,奇瑞、哪吒的印尼工廠也已陸續投產電動汽車。五菱希望以印尼為右舵車生產基地,輻射東盟及全球右舵車市場,而這也是其他中國車企的期望。據報道,2024年6月,印尼工業部與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哪吒、賽力斯4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達成協議,將印尼發展為環保型汽車生產中心,以實現出口目標。阿古斯當時稱,印尼政府計劃到2030年生產60萬輛電動汽車,并與上述4家中國電動車企業合作,將印尼打造成為全球右舵電動車生產基地,向54個右舵汽車國家出口電動汽車。他歡迎中國企業充分利用印尼政府提供的投資激勵措施。
當前,印尼乃至東盟市場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相對空白,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進入。2024年印尼車展上,五菱、奇瑞、哪吒、長城等10多家中國汽車企業攜多款新產品亮相,展示了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創新技術和實力。
近日,印尼汽車工業協會會長鐘基表示,印尼市場吸引了眾多中國汽車企業的目光,目前至少已經有10個中國汽車品牌進入印尼市場,2025年還將有7個中國汽車品牌進入印尼,競爭將更加激烈。據了解,目前在印尼銷售新車的中國品牌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奇瑞、上汽名爵、哪吒、東風、一汽、坦克、哈弗、賽力斯等。鐘基表示,很多中國汽車品牌有意在印尼投資建廠,其中不乏頭部品牌。本報記者 張冬梅《中國汽車報》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