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指出,要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同時把握建設超前度。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最近幾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整體水平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但我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僅為發達國家的20%至30%,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較大,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不僅有利于擴大內需,應對下行壓力,也有利于優化供給結構,暢通國內流通,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明確指出,基礎設施建設要適度超前,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既兼顧發展和安全,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又充分照顧短期穩增長和長期調結構的需要。
無論是傳統基礎設施投資還是新型基礎設施投資,都具有很強的乘數效應,會帶來數倍于項目投資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適當提前建設基礎設施,可以更好地賦能勞動力,資金,土地,技術等各種要素,更好地承載和引領產業發展,提高基礎設施投資的效率和效益特別是新基礎設施的適度超前布局和建設,可以確保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充分釋放新基礎設施帶來的信息技術更新,產業模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效率,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比較優勢,助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也要看到,一切都是適度的,為時已晚我們必須把握好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度基礎設施需要長時間的投資和建設如果不提前部署,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可能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建成后就會落后,來回翻蛋糕,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但如果基礎設施建設過于超前,必然會人為抬高使用者的成本,也容易形成不可持續的公共部門債務,影響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可持續性
把握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先進程度,就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有成不一定是我的的氣度,也要有成一定是我的的擔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做出前瞻性安排,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要著眼于未來人口等要素的流向,充分考慮產業布局和發展需求,為高質量的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不要貪大求全,不要沾沾自喜,避免規章制度的缺失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做法,造成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
此外,要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需要在保持政府債務杠桿適度的前提下,探索融資方式和運營模式的創新,避免超前建設帶來的新的債務風險
一次部署,九次實施下一步,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制度保障,建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統籌各地區,各領域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促進擴大有效投資,加強督促檢查,跟蹤問效,狠抓落實成效,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