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高密度集聚之地,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已經成為各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目前,我國產業園區正由“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變。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產業園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01、產城融合,以城興產,以產促城
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當下,傳統產業園區已成為過去式,想要實現產業發展與城市規劃相互促進,必須建設生態、集聚、完善、融合的高科技園區,由原來的單一運營模式向“產城融合”模式發展,不斷促進園區智能化、運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完善配套設施服務,打造創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未來不論是城市還是產業新城,都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城市規劃配套符合產業發展,產業規劃發展嵌入城市發展,形成產業與城市高度融合,相互促進,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

02、功能系統化,資源共享化,服務深度化
產業園區的功能從單一的“產業”功能向多維的“產業、自然、社會”功能方向轉變。園區不僅要加強推動產業發展的功能,更要加強服務功能,將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融合,搭建宜產宜居的生態綜合體。優美舒適的工作環境,更能發揮個人和企業的創新潛力。

園區要圍繞企業與人才的需求,構建深度服務、共享資源的平臺,助力企業與創新人才共同成長;打造一體化生活服務體系,滿足園區人才工作、居住、休閑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城。

03、產業特色化、數字化、精準化
產業園區應充分發揮地區產業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形成產業特色化和差異化。抓住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發展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加速園區管理智慧化的突破,實現園區產業結構高端化。
產業園區應遵循差異化規劃要求,推動工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灝宇數字科技產業園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和新一代數字與通信技術,對包裝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進行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推動傳統產業價值創造實現提質、降本與增效。
04、模式多樣化、運營智慧化
產業園區的盈利模式應從過去主要依靠房地產開發收入逐步轉向“房地產開發+物業持有+產業服務+產業投資”協同發展的盈利模式,運營模式也將向“社群經濟+共享經濟+技術創新+資本創新”轉向。

目前打造智慧園區已成為園區建設的大趨勢,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打造智能化、信息化園區為核心,全面提升園區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產業園區作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在新發展理念的大背景下,走系統化、多元化、融合化、特色化、智慧化的發展之路是我國園區轉型升級的必然路徑。
灝宇數字科技產業園

數字化創新:數字化產品/服務創新,以智能化、高體驗的新服務與新模式,及時鏈接客戶需求,打造更好的客戶體驗。
項目位于二七經開區振興路與明暉路交叉口西北角,總占地123畝,建筑面積16萬㎡,一、二期為花園式研發廠辦、企業獨棟;三期為產業會議展覽館、產業孵化器、產業配套、生活配套及寬敞明亮的現代商務辦公,被列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同時也是鄭州市人民政府產業規劃工程標志性項目。
灝宇數字科技產業園打造集數字包裝、總部、科研、孵化、金融、會展等企業服務、工業旅游為一體的產業綜合體推動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