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元宇宙的發展現狀如何。
智能制造企業如何構建自主可控的元宇宙產業模型。
工業元宇宙的發展趨勢和生態系統是怎樣的。
這是《21世紀經濟報道》第二期節目《與工業超宇宙對話:尋找換臺和引領的力量》的主要內容。
日前,基于2022南方財經國際論壇組委會的總體安排,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資本研究院,《超宇宙科技產業黨政領導詳解》編委會推出對話超宇宙產業:尋找換臺和引領的力量系列主題項目第一期分享后,反響熱烈,眾多機構以不同形式表達了對《與工業宇宙對話》節目的關注
日前,對話超宇宙:尋找換臺和引領的力量系列專題迎來第二期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肖靜以孜孜不倦,構建自主可控的超宇宙工業模型為主題,分享了工業超宇宙的相關內容他從大富科技的實踐出發,詳細介紹了自主創新戰略對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為產業元宇宙的發展和生態系統的構建帶來了新思路

什么是工業元宇宙。
工業元宇宙,即元宇宙相關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全面部署R&D設計,制造,營銷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和場景在虛擬空間的真實產業環境中,通過打通虛擬空間和真實空間形成全新的制造和服務體系,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高效協調和推動高質量的產業發展,實現產業改進和優化小靜說
最近幾年來,工業發展經歷了1.0——機械化,2.0——電氣化,3.0——自動化,4.0——智能化的時代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外部風險對生產和生活的持續影響等因素,工業生產數字化和網絡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云計算,xR,5G,AI等技術的成熟也為上述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持數字孿生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不斷涌現,為工業元宇宙的工業模式逐步落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在成為制造業強國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如何從落后轉向領先的問題產業元宇宙作為一個全新的體系,為中國在下一個時代趕超和引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可能
可是,虛擬與現實的工業元宇宙結合并不意味著虛無縹緲,其中的每一項關鍵技術都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和創新才能實現同時,基礎技術的自主可控也是保證產業領先和安全的前提
最近幾年來,大富科技從通信濾波器的設計制造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逐步建成了智能制造,裝備技術,網絡設計三大使能服務平臺,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自主可控工業元宇宙產業模式和創新路徑
富含科技的工業元宇宙探索
據肖靜介紹,大富科技在中國工業領域實踐已久同時具備工業產品設計制造,工業設備設計制造,工業軟件設計部署能力,完全自主可控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育珠,串珠,結珠
大福科技為外界所知,可能主要集中在我們全球第一的基站射頻濾波器領域,但實際上基站濾波器只是我們在制造產業鏈上培育的珍珠之一自2001年以來,我們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共享制造平臺,利用豐富的共享工藝平臺,為高端制造領域的下游客戶提供制造賦能服務和精密機電產品我們把這個平臺叫做‘魚珠’小靜說
在此基礎上,2005年,大富科技開始意識到,工業裝備作為工業制造的基礎,也是我們國家制造領域的關鍵節點之一,是中國制造業的薄弱點之一。
因此,從2005年開始,我們自主研發了自己的工業裝備技術,搭建了高端裝備技術平臺一方面支持共享制造平臺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設備和賦能服務到目前為止,已經18年了通過設備技術平臺支持制造技術,我們將產業鏈連接在一起我們的這部分努力被稱為‘連鎖反應’小靜說
在打造這兩個平臺的過程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與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平臺相比,軟件才是中國工業領域的‘深水區’因此,我們已經開始堅定不移地開發基于中國的自主可控和網絡化的工業軟件及相關平臺我們的合作團隊在這個領域已經深耕了20年對于搭建這個平臺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織網’蕭靜進一步補充道
養珠,鏈聯,織網三大平臺構成了大富科技未來產業元宇宙模式的基礎。
目前,基于大富科技的自主技術,擁有從核心零部件到智能工廠解決方案的全鏈條自主核心技術,以及從核心零部件到智能制造工廠解決方案的能力等,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單據無紙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等功能,并已具備工業超宇宙工廠的初步雛形
在肖靜的設想中,大富科技未來的目標是為精密機電的下游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服務,逐步走向工業元宇宙。
工業元宇宙發展趨勢猜想
展望未來,肖京對產業元宇宙的發展趨勢充滿期待,但他也提醒,產業元宇宙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關鍵點和瓶頸,等待著所有參與者共同去克服。
首先,工業元宇宙的成熟前提需要網絡和計算基礎設施的強大支撐可是,網絡基礎設施正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5G‘雙千兆’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全面部署還需要很長時間,網絡時延,可靠性等技術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毫米波發展還不明朗,5G網絡能耗巨大,給碳中和帶來挑戰應該關注B5G和6G技術的演進和發展小靜說
此外,工業設計軟件,工業設備,行業標準等也是支撐工業元宇宙發展的重要內容其中,在工業裝備領域,數字化,開放,自控是重點發展方向
思考工業元宇宙的未來生態系統,肖菁認為,它涉及到產業鏈的方方面面,從需求到產品設計,再到生產優化,物流售后服務等他十分贊同中國聯通首席數據科學家樊姬安關于產業元宇宙的觀點,即產業元宇宙將顛覆當前的經濟社會結構,不同的傳統產業將在產業元宇宙中獲得新生
在一個工業元宇宙的場景下,AR和VR不僅應用于現場的輔助安裝和技能訓練,所有參與者都可以戴上眼鏡,在虛擬世界中協同工作,隨時得到AI的指導和決策支持,在產品設計和工藝開發過程中,企業可以完全在線和開放,在產品量產之前,可以用虛擬的方式進行充分的模擬和試錯通過人工協作的方式,一個新的不同人力的虛擬人力資源市場將誕生,每個人都可以在線參與協作,設計,創造和分享小靜說
從具體設計的發展趨勢來看,肖靜認為設計的環節將從單人向多人協作發展,從專業設計師向大眾發展,從封閉設計向共享設計發展,從線下向線上發展,從傳統設計環境向沉浸式設計環境發展,從純單向設計向高度仿真設計發展等。
從生產的發展趨勢來看,在生產建設之前,工業元宇宙可以激發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和DFM工藝優化的環節在生產過程中,還可以實現優化設計過程調度,協同制造,協同供應鏈等
從設備運維的發展趨勢來看,肖靜認為:傳統的運維模式是事件發生后進行維護,工人到現場沒有辦法配合,目前大概可以做大數據預測,實地操作,初級輔助在未來的工業元宇宙時代,設備運維將能夠實現實時監控,模擬預測,遠程操作和多方協作
從產品測試的發展趨勢來看,肖菁認為,未來的工業元宇宙時代可以實現虛實結合,提高測試和準確性,并提供仿真環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從訓練技能的發展趨勢來看,既可以訓練實際環境下的野外設備操作技能,也可以訓練虛擬環境下的生產設備操作技能,還可以訓練虛擬環境下極端情況下的應急,救援和逃生技能。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