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元醫藥是新和成控股旗下化藥企業,與維生素龍頭新和成的實際控制人均為著名企業家胡柏藩。公司將成為新和成控股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并在同一實控人的帶領下持續推動“仿創結合”發展戰略。
2、 財務表現穩健,經營風險較低。近兩年歸母凈利潤以同比20%以上速度增長,凈利率逐年穩步提升,經營性現金流入與凈利潤比例持續高于100%,財務穩健。
3、 產品線多元化,化藥涉及疾病領域眾多,并擁有醫療器械業務。多樣化產品線保證了多個利潤來源,經營風險相對更低。在具體賽道上,公司在心血管、慢性腎病、糖尿病等老年人多發疾病領域具備產品優勢,有望受益人口老齡化。
4、 大筆募資投入產能建設及提升研發實力,有望在生產及研發上建立更強的競爭壁壘。項目預計增加藥物產能59億片/年,通過研發中心建設提升研發實力,并投入5.06億元加速仿制藥與創新藥項目研發。
5、戰略發展思路清晰,致力于成為“仿創結合”的大型醫藥企業。未來三年,公司將堅持打造首仿、快仿品牌形象,深化布局一致性評價工作,完善“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布局,推進創新藥研發工作。
新和成控股旗下化藥制劑企業北京福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福元醫藥”,證券代碼:601089)今日開啟申購(網上申購代碼:780089),滬主板將再添醫藥翹楚,新和成控股也將收獲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公司首發預計募資總額17.54億元,募資凈額16.36億元,發行新股不超過1.2億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份的10%。據公告,此次IPO發行價格確定為14.62元,發行市盈率22.98倍,以網下發行與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證券。
福元醫藥主要從事藥品制劑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化學仿制藥為戰略支點,覆蓋心血管系統類、慢性腎病類、皮膚病類、消化系統類、糖尿病類、精神神經系統類、婦科類等多個產品細分領域。截至2022年6月13日,公司已擁有152個藥品批準文號,其中包括9個首仿化學制劑品種,23個通過一致性評價或視同通過一致性評的品種,89個藥品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2021年版)。
秉承“專注醫藥領域,共創健康人生”的使命初心,福元醫藥長期致力于打造研發、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優勢,多款藥品已在細分市場穩居龍頭地位。不僅如此,公司圍繞“仿創結合”的發展戰略,在化藥創新藥領域也已展開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與全球維生素龍頭新和成由同一股東控股,均為新和成控股集團旗下企業,實際控制人為著名企業家胡柏藩。在超700億市值的兄弟企業新和成的光環下,主攻化藥制劑的福元醫藥不甘示弱勇闖上交所主板,大額募資強化競爭優勢的同時,積極向創新藥拓展。據公告,公司此次募投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16.36億元,大部分將投入建設“高精尖藥品產業化建設項目(一期)”及“創新藥及仿制藥研發項目”,從產能及研發兩方面提升公司實力,推動公司在化藥行業的紅海中建立堅實的競爭壁壘。
營收利潤加速增長 心血管藥居領先地位
福元醫藥前身為新和成控股集團控股的3家藥企(北京萬生、浙江愛生、安徽福元)于2018年整合的北京萬生藥業。而北京萬生作為主要的前身,早在1999年已成立并開始經營原料藥及制劑的制造與銷售業務。二十余年的發展與積累,公司在化藥制劑領域已具備了豐富的研發生產經驗,并已構建起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支撐起福元醫藥作為一家以仿制藥為主的企業,在行業競爭及政策影響下實現穩健增長的能力。
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從24.25億元提升至28.38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0.04%、4.56%及11.93%,歸母凈利潤則自2.19億元穩步增長至3.18億元,2020年及2021年同比增長率達20.09%及21.09%。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再提速,營收利潤分別達7.48億元及8559.20萬元,同比實現22.43%及42.86%的增長。


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化藥制劑為主、醫療器械為輔的業務結構。尤其在心血管系統類藥物領域,公司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并憑借十余年深耕在市場中已形成優勢地位,2021年營收約8.72億元,占總收入30.73%,細分類別毛利率可達84.23%,僅次于精神神經系統類藥物。慢性腎病、糖尿病、消化病及皮膚病領域,公司的化藥制劑也具備一定規模,銷售收入均在2.5億元以上,營收占比達9%~13%。同時,以加濕吸氧裝置為主的醫療器械業務2021年實現收入1.81億元,營收占比6.38%。

具體來看,在心血管系統類藥物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奧美沙坦酯片、替米沙坦片、鹽酸曲美他嗪片(含緩釋劑型)等。憑借品種豐富、療效顯著和質量可靠等特點,公司藥品廣受細分市場認可。
其中,主治高血壓的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以降壓效果好、不良反應小等優良特點,被市場認可為治療高血壓疾病的藥品中的優選,在人口老齡化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續攀升的背景下,市場規模正穩步提升。而作為2007年國內上市的首仿藥及2020年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公司該藥品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持續擴大,2020年后已穩居國內廠商之首,與原研藥的份額差距迅速縮小。據米內網數據,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北京福元的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市場份額從10.47%快速提升至25.94%,同時原研藥廠默沙東的份額則從55.83%逐步下滑至39.73%。
同樣主治高血壓的奧美沙坦酯片是公司另一重磅產品,也是我國一線抗高血壓藥物及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中的主流品種之一。據米內網數據,2015年至2019年該藥物在公立醫院的銷售額自3.01億元增長至6.63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1.83%。公司生產的奧美沙坦酯片作為首仿藥于2006年獲批,并于2019年通過一致性評價且中標同年12月的全國集采,至2021年上半年其市場份額已提升至58.88%,超越原研地產化藥品生產廠商第一三共,穩居公立醫院細分市場首位。同時,公司還具備奧美沙坦酯原料藥生產許可,集采影響下“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成本優勢將得到凸顯。
在慢性腎臟病類藥物領域,公司產品主要為復方α-酮酸片。公司該藥物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延緩腎衰的藥品,于2009年作為國內首仿藥獲批上市,打破了國外藥品技術和市場的壟斷。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該產品市場份額穩居國產廠商第一,2021年上半年市場占有率為17.65%。
除此之外,醫療器械領域公司產品主要為一次性使用吸氧管。2008年獲批上市至今,該產品已歷經13年銷售,并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于2019年被中華護理學會《成人氧氣療法護理標準》推薦,且被納入《成人氧氣療法護理實踐指南》。
盈利韌性十足 現金流充裕財務穩健
近幾年國內醫藥行業正值改革時期,自2019年全國集采推行,仿制藥企業利潤普遍被壓縮。在此背景下,福元醫藥憑借多年穩健經營所建立的競爭優勢,實現了營收利潤的穩步增長,充分體現出公司盈利能力十足的“韌性”。盈利能力的“韌性”,在反向變動的毛利率及凈利率中充分體現。2018年至2022年一季度,福元醫藥銷售毛利率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從2019年75.56%高點逐漸下降到2022年一季度68.44%,但與此同時,銷售凈利率卻從2019年9.09%的低點起持續提升,至2022年一季度已達11.50%。

毛利率下行而凈利率提升的背后,是公司銷售費用率的穩步下行。受益集采對銷售費用支出的削減,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率從53.53%持續下降至44.02%,為公司凈利潤騰出了更大的空間。據招股書披露,公司鹽酸帕羅西汀片、奧美沙坦酯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鹽酸曲美他嗪片、格列齊特緩釋片、瑞格列奈片、替米沙坦片、鹽酸文拉法辛緩釋膠囊等8個品種已中標帶量采購。集采在幫助公司節省藥品推廣費用的同時,也通過“以價換量”實現了公司部分產品市場份額的提升。
銷售費用占比的縮減并不意味著銷售渠道的削弱。多年經營以來,依托豐富的產品品類及完善的生產體系,公司已與多家醫藥流通頭部企業建立深度且穩定的合作關系。2019年至2021年,國藥、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九州通及英特藥業穩居前五大客戶行列,銷售金額合計占總營收約40%。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盈利能力穩定的同時,收入質量也表現優秀,在當下傾向確定性與風險厭惡的市場中顯得格外亮眼。2018年至2021年,公司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持續高于歸母凈利潤,且比值從2018年119%持續提升至2021年166%。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貨幣資金達4.95億元。充裕的現金大幅降低了公司經營風險,也為公司在現有業務拓展及創新藥研發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首仿藥優勢凸顯 原料藥一體化已布局
業績穩步增長既是公司自身硬實力的體現,也是我國醫療衛生產業整體蓬勃發展趨勢的縮影。據《2021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數據,2010年至2020年我國醫療衛生總費用從近2萬億元穩步上升至7.23萬億元,復合年增速達13.73%。醫藥市場規模也從2013年約1.10萬億元上升至2019年約1.80萬億元,隨后雖受集采影響規模略有縮小,但在政策鼓勵支持、經濟穩步發展、居民健康意識增強,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作為涉及社稷民生的重點產業,醫藥仍是市場公認的“常青產業”。
而具體到細分領域,在我國當下醫藥行業發展及二級市場醫藥板塊投資中,仿制藥企業都不是一個吸睛的存在。特別是在2019年起集采成為仿制藥企業的共同挑戰后,傳統仿制藥企的利潤大多受到了沖擊。但同時,集采的推動也給部分具備研發創新能力及原料藥生產能力的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福元醫藥雖以仿制藥為主業,但在首仿藥先發優勢、原料藥制劑一體化以及老齡化賽道占位等方面均有可圈可點之處。結合產品、技術及銷售方面積累的能力,公司在行業高壓的背景下仍實現了營收利潤的穩步增長。對比同行業各公司2021年財務數據,公司經營規模已居可比公司前列,并在化藥制劑全行業中排名靠前。據統計,在化藥制劑行業106家上市公司中,福元醫藥營收規模排第36位,歸母凈利潤排32位。而在主要產品適應癥與公司相似的6家公司中,福元醫藥營收利潤可排入第二及第三的位置。

所謂首仿藥,即“國內首先仿制生產并上市銷售的仿制類藥品”,雖屬仿制藥范疇,但憑借先發優勢和仿制藥成本優勢,在細分領域可迅速打開市場,站穩靠前的市場地位。招股書披露,目前公司擁有的152個藥品批準文號中,9個為首仿化學制劑品種,其中奧美沙坦酯片、復方α-酮酸片、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匹維溴銨片、鹽酸曲美他嗪片、鹽酸莫西沙星片、黃體酮軟膠囊已實現銷售。首仿產品在2019年至2021年為公司貢獻營收分別為11.71億元、11.40億元及11.83億元,占制劑銷售比例達53.00%、49.04%、44.71%。
首仿雖可提升獲取市場優勢地位的可能性,但仍需應對仿制藥集采帶來的壓力。為降低生產成本,把控制劑品質,眾多仿制藥企業都已將“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列為戰略轉型的目標之一。這方面福元醫藥早有準備。據披露,公司目前已具備酮酸系列原料、鹽酸曲美他嗪、奧美沙坦酯、鹽酸帕羅西汀等原料藥量產能力,未來也將持續完善“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布局,確保供應穩定及成本可控。招股書稱,目前公司所產原料藥全部用于保障公司制劑生產需求,不對外銷售。
產品占位老齡化 銷售網絡廣覆蓋
積極應對行業發展趨勢是公司業績實現穩健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則是福元醫藥在產品、研發及銷售等層面所構建的硬實力,這些核心競爭力更是公司立足行業持續發展的根本。
產品方面,多樣化的產品線為公司提供了多個利潤來源,相比市場熱捧的創新藥、生物藥企業,福元醫藥既覆蓋了多個適應癥賽道,在醫療器械領域也有布局,整體經營風險更低,也將給予投資者更加穩健的業績表現。不僅如此,在賽道的選擇上,福元醫藥占位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老年人高發疾病領域,在心血管疾病類多個藥品領域都已處于市場領先地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公司布局的產品有望獲得相對更持久且更穩定的回報。
研發方面,經多年技術積累,公司已形成化學合成技術平臺、口服固體制劑技術平臺、外用制劑技術平臺和醫療器械氧療技術平臺等四大核心技術平臺。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擁有授權專利282項,且擁有豐富的在研項目儲備,已形成較強的產品迭代能力。據披露,截至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仿制藥制劑在研項目23個、創新藥在研項目共5個、醫療器械在研項目4個。不僅如此,為提升公司技術研發水平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公司協同北京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院校進行研究合作,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的優勢。
而在銷售方面,多年積累下福元醫藥已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與國藥控股、上海醫藥等全國及區域性大型醫藥流通企業深度合作,終端覆蓋各級醫院、衛生服務中心、診所、藥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共有89個藥品位列國家醫保目錄,多品種納入醫保提升了公司產品在院內市場的可及性,大幅提升了銷售力度。不僅如此,在對未來發展的規劃中,公司表示,將持續加強學術推廣體系和銷售網絡的建設,積極組織并參與國內外醫學學術會議,并加強對銷售人員的專業培訓,持續提高營銷渠道的專業化水平。
大筆募投16億 筑牢生產及研發競爭力
現有的成就來源于公司過去建立的競爭力,而著眼未來發展,為滿足持續增長的業務規模,加快創新藥項目研發,推動“仿創結合”戰略落地,福元醫藥積極募投產能及研發,在鞏固行業競爭力的同時,為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打牢基礎。據募集資金運用計劃,公司擬投入9.31億元建設高精尖藥品產業化建設項目(一期),投入5.06億元支持創新藥及仿制藥研發項目,約1.9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序號項目名稱投資總額(億元)預計投入募資(億元)建設期實施主體
1高精尖藥品產業化建設項目(一期)9.329.313年北京福元
1.1生產建設項目8.188.18
1.2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141.13
2創新藥及仿制藥研發項目5.075.06-
3補充流動資金3.001.99-
合計17.3916.36-
具體來看,公司的高精尖藥品產業化項目分兩期建設,此次IPO聚焦一期項目,主要為產能擴充及研發中心建設,其中8.18億元將投入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的新廠房及產線建設。公司擬利用現有的技術基礎及管理優勢,積極擴大產品產能,產能項目經三年建設期完成并滿產后,將形成約590,000萬片/粒藥品制劑的年生產能力,其中片劑膠囊劑產能提升超150%。
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1年,公司部分劑型產能雖在持續擴充,但產能利用率一直維持高位,2021年公司片劑產能利用率92.44%,軟膏劑、乳膏劑、凝膠劑產能利用率94.49%,溶液劑、糖漿劑、酊劑、噴霧劑產線則已超負荷運作,產能利用率已達116.38%。在此背景下,提升藥品生產能力以支撐業務規模穩步增長已迫在眉睫。再者,新產線建設也將幫助公司實現產品結構的優化,并通過產線改造升級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鞏固提升公司經營效益。
除產能建設外,一期項目還將投入1.13億元建設研發中心,以夯實公司的研發基礎,實現公司創新研發實力的提升。公司表示,研發中心將為創新藥技術的研發創新提供專業化的實驗場地,同時進一步強化公司的研發能力,提升公司仿制藥研發的技術水平。
加強“硬件實力”的同時,公司在“軟件實力”提升上也不遺余力。公司擬使用5.06億元募資投入創新藥及仿制藥研發項目,加速新產品開發,努力構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據披露,該項目覆蓋創新藥包括治療糖尿病藥物FY002,仿制藥包括富馬酸貝達喹啉片、地奈德乳膏、沙格列汀片等多個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所投入的FY002為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相比已上市的多肽類GLP-1受體激動劑,FY002具備生產成本低、易于開發口服制劑等優勢,擬開發的適應癥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癥和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人口老齡化增加臨床藥物需求,糖尿病類藥物新靶點被陸續發現的背景下,FY002未來的市場空間值得期待。
中長期發展戰略清晰 開啟“仿創結合”新征程
在醫藥行業改革日漸深化的背景下,仿制藥為主的傳統藥企如何破局已成為業內企業的共同議題。在此背景下,清晰的戰略轉型思路無疑比產品更重要。對此福元醫藥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公司表示,未來公司將致力于成為“仿創結合”的大型醫藥企業。堅持打造首仿、快仿品牌形象,完善“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布局,推進創新藥研發工作并實現“仿創結合”戰略,則是未來三年公司在研發創新發展層面的具體舉措。
首仿藥是公司過往業績增長的重要推手之一,未來三年,公司表示,將持續致力于首仿和快仿針對重大、多發性疾病的臨床急需品種,在心血管、糖尿病、消化系統等重要治療領域建立產品群,形成“重大治療領域+首仿、快仿產品”的組合優勢。同時,公司也正持續深化布局一致性評價工作,10個品種正在開展審評工作。再者,為積極應對集采帶來的對成本可控的潛在壓力,公司將持續完善“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布局,針對重點在研仿制藥品種同步研發對應原料藥,以服務制劑產品管線規劃。
放眼長期,依托多年的研發經驗及高效的研發體系,公司將加速推進創新藥業務發展,落實“仿創結合”的發展戰略。據披露,目前公司在研化藥創新藥多達5款,適應癥覆蓋抗腫瘤、糖尿病、慢性腎病、NASH等,現階段創新藥項目均處藥物發現階段。隨著募投項目建設,公司研發實力提升,創新藥研發也有望得到加速,并在長期推動公司實現“仿創結合”,以創新藥構建出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