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總市值近460億元的格林威治宣布簽署兩項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指向發展工程機械領域和深化全球綠色產業布局。
具體來看,公司與何山智能簽署《工程機械電動化及電池回收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動力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閉環產業鏈,與青山工業旗下瑞普藍駿能源簽署戰略協議雙方擬在全球范圍內共同構建廢舊動力電池及其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和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
通過梳理協議內容發現,綠道與何山智能的合作是基于工程機械行業的電氣化趨勢雙方宣稱將綠色理念注入工程機械的發展理念,共同開發工程機械鋰電池系統
公告顯示,瑞普藍駿能源是世界500強企業青山工業新能源領域的第一家企業青山工業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公司,也是全球鎳資源的核心擁有者
格林美是鋰電池三元前驅體,氧化鈷和廢棄資源回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年報顯示,2021年三元前驅體占總收入的48.83%,而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貢獻了0.78%的收入2025年,該公司的目標是回收20萬噸退役新能源電池組,這將是2021年回收量的20倍以上

在此消息的帶動下,二級市場上,上周五動力電池回收概念股獲得資金,超越科技股份,迪生力,天齊股份漲停,格林威治上漲4.59%。
東吳證券分析師曾多紅在7月20日的研報中指出,按照LFP電池5年報廢年限,三元電池6年報廢年限,其他電池5年報廢年限計算,預計動力電池的報廢潮將在2021—2022年開始爆發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2025年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到174.2GWh,是2020年的6.8倍,復合增長率為58.2%
英國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電池回收領域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形成如圖所示的相對穩定的三方格局GEM是第三方回收企業日前,其在投資人互動平臺上表示,已與大眾,戴姆勒—奔馳,豐田,長安,蔚來,威馬,小鵬,億緯鋰能,福能科技等近500家汽車廠商和電池廠達成戰略合作
深港證券分析師曹旭特在5月16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格林威治已披露拆解回收規劃總產能接近70萬噸/年,梯級利用規劃產能超過11GWh曾宏指出,公司現有的回收網點已經超過200個預計電池回收將成為未來業務轉型的增長點,2022年回收量將翻倍
此外,格林威治現有3家企業已被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標準及條件》公告企業,并計劃在歐洲,北美,東南亞布局廢動力電池回收處理基地。
根據盈利預測和估值測算,曾多紅預計2022年動力電池回收貢獻的營收將達到2億元,全年凈利潤預計21.57億元,同比增長134%,預計2023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將降至48%。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新增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注冊2.4萬家,同比增長超過6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超過20萬噸,市場規模100億元這意味著一年內有上萬家企業迅速涌入了數百億的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大量新玩家涌入意味著行業門檻不高,競爭無序并且由于回收電池數量有限,行業內正規企業產能大量閑置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