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再觀望,共見美好——中國HPV知曉大眾傳播洞察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知曉”、“意愿”、“行動”三方面,還原了人們在預防宮頸癌的路途中如何“掉落”的過程。
調研結果顯示,在受訪的1483份女性樣本中,約62%的女性因為各個環節上的種種猶豫,沒有采取行動,顯示了知曉HPV與宮頸癌到付諸于預防行動之間仍存在鴻溝。
該報告是基于此前澎湃新聞發起的HPV認知大眾傳播調研結果,在北京大學文化與傳播研究所全球健康傳播項目組的學術支持下完成的國內首個以HPV知曉為主題的洞察報告,旨在洞悉當前傳播語境下大眾對HPV危害的認知誤區,通過《報告》的解析進一步加強疾病相關的健康科普質量和廣度,從而建立對HPV的正確認知,助力提升公眾整體的健康認知水平。
澎湃新聞副總裁劉媛媛表示,洞察報告不應該只是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解讀,而是需要通過對內容的剖析從而洞悉目前大眾對HPV危害認知的偏差,洞察公眾期待了解的HPV相關信息,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科普宣教,改善大眾對HPV危害和防治重要性的認知。
“在目前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成為居民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與此同時,健康傳播工作也成為了大眾提升自我保健意識和獲取健康科普知識的關鍵環節。”北京大學文化與傳播研究所全球健康傳播項目組許靜教授表示。
作為“美好共建計劃”的一部分,《報告》于3月4日正式啟動調研,總計在全國范圍內共收回樣本2207份,其中有效樣本2009份,男、女性樣本比例約為3比7,調研樣本覆蓋各個城市層級,一線、新一線城市占三成,二三線城市占四成,四五線城市占三成。“美好共建計劃”是今年3月4日“國際HPV知曉日”期間,由澎湃新聞發起、默沙東中國支持的年度大型健康科普項目。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