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金額較前次減少1.02億元。
與大部分二度IPO公司不同,民爆光電募集資金規模縮水。
招股書顯示,包敏光電是一家專注于綠色照明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LED照明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并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定制的ODM產品受創業板上市影響,包敏光電擬募集資金11.02億元,將投資于LED照明自動化擴建項目,總部大樓及R&D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分別擬募資5.9億元,3.12億元,2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商報今日記者注意到,這并不是包敏光電第一次突破a股資本市場。
2020年,包敏光電一度沖擊創業板日前,公司IPO招股說明書被深交所受理,同年8月19日進入詢價狀態但民爆光電的問詢階段走得相當漫長,先后披露了五輪問詢回復,歷時一年多,最終于2021年9月28日申請注銷由此,深交所終止了首次公開發行,并在創業板上市
根據包敏光電當時發布的公告,公司擬募資12.04億元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包敏光電此次募資的胃口變小了,募資金額減少了1.02億元
縱觀民爆光電歷次IPO募投項目,分別是LED照明自動擴容項目,民爆光電R&D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分別計劃投資7.62億元,1.35億元,3.08億元
經過對比,包敏光電此次IPO將此前的募投項目建設包敏光電R&D中心變更為建設總部大樓和R&D中心,其他兩個募投項目不變,但均下調了募集資金投向據北京商報今日記者測算,LED照明自動擴產項目募集資金投資減少1.72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募集資金投資減少1.08億元
融資專家許今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IPO公司短時間內改變募資項目和情況,可能會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公司募資情況是否審慎可能會受到質疑。
近兩年歸屬于公司的凈利潤連續下降。
第二個創業板的背后,是歸屬于民爆光電的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
根據包敏光電最新披露的報告,公司2019—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82億元,10.59億元,14.97億元,對應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02億元,1.77億元,1.7億元,對應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86億元,1.5億元,1.57億元。
2020年和2021年,民爆光電歸屬凈利潤下降不過,從歸屬于未扣非的凈利潤來看,民爆光電2021年已經有所回升
事實上,2020年公司凈利潤下滑時,包敏光電就遭到了深交所的質疑。
在此前的IPO期間,在包敏光電披露的第五輪問詢回復中,深交所主要質疑了三個問題,包括公司業績下滑當時深交所要求包敏光電詳細說明業績變動的原因及合理性,經營業績下滑是否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當時,包敏光電表示,公司已針對業績下滑采取針對性措施,包括自2021年3月起對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約為5%—15%,優化采購流程,通過精挑細選供應商,集中采購標準件,完善供應鏈交付體系,提前備貨等措施緩解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的影響。
此外,包敏光電指出,公司業務和業績水平處于正常狀態,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從主營業務毛利率來看,民爆光電也處于逐年下降趨勢,報告期內分別為37.51%,34.11%,28.19%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今日記者向民爆光電證券部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實際控制人占比提升至95.54%。
對比前后兩次IPO申報,民爆光電實控人謝祖華對公司的控制比例由91.1%增至95.54%。
首先看之前的IPO根據包敏光電當時的申報,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謝祖華,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8,925,031股,占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49.59%,通過李沁投資和瑞贛合伙分別間接控制公司股份的37.07%和4.44%,因此謝祖華控制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91.1%
由于個人控制比例較高,在民爆光電此前的IPO中,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被市場詬病。
現在,謝祖華在兩次進入創業板后,控制比例進一步提高除上述股權外,謝祖華通過深李鴻企業管理合伙企業間接控制公司4.44%的股權,因此其控制比例由91.1%增至目前的95.54%
根據消息顯示,李鴻合伙是謝祖華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在之前的IPO中,李鴻合伙企業由包敏光電的員工股東周金梅控制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科技產業投資分會副會長,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在接受《今日北京商報》采訪時指出,絕對一股大使和實控人處于絕對控股地位,不利于形成有效的決策和公司治理,會導致很多弊端,比如大股東任意侵占小股東利益,完全控制公司及其下屬公司。
簡歷顯示,謝祖華出生于1980年5月,大專學歷他在2010年創立了包敏光電現任本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兼任徽州總經理,一炮兒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漢派明執行董事,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瑞贛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李沁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