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夏天氣候炎熱,許多人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煩躁不安、口感無味、食欲不佳等情況,體重也有所下降。這種現象就是中醫上所說的ldquo;苦夏rdquo;癥。誠然,降低環境氣溫是消除ldquo;苦夏rdquo;癥的有效措施,但在日常飲食中適當增加一些天然苦味食物,也不失為養生良策。
對號入座:
ldquo;自找吃苦rdquo;分苦寒和苦溫
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可分為苦寒和苦溫兩大類,苦寒食物能清熱生津,苦溫食物則能健脾燥濕。夏天,當我們出現口干、乏力、腰酸、手足心熱等體內津液不足的癥狀時,說明體內陰虛內熱,需要用性味苦寒的食物來瀉火;而出現食欲減退、惡心、胸腹滿悶、大便發黏不成形等體內濕邪陰滯的癥狀時,說明體內濕重,需要選用性味苦溫的食物來治療。一定要分清身體的具體情況,對癥選用兩類不同的苦味食物,對號入座,才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下面為讀者推薦幾種常見苦味食物及做法。
幫你找到:
1.生活中的苦寒食材
苦瓜 將苦瓜洗凈,去瓤和子后切絲,加入食鹽、味精、蒜泥、香油等拌勻之后食用。能清熱祛暑,降心火,除煩躁。
芹菜 將芹菜洗凈,連葉一起切碎之后絞汁服用,治療外感發熱、酒后煩熱、小便赤痛。
萵筍 削皮洗凈切絲,加鹽、花椒油、味精、白糖、醋、醬油等調料拌勻即可食用,能清熱、除口臭。
蓮子 取不去心的蓮子30克,酸棗仁15克,加水煎煮,代茶飲用,治療心火旺盛造成的失眠多夢、遺精、心煩、口渴等,能清心安神。
2.祛除濕邪的苦溫食物
杏仁 每天清晨取杏仁7粒,細細嚼碎,與津液共同咽下,能燥濕化痰,健脾養顏。杏仁與天冬等量,加水煎煮之后服用,能除體內痰濕,治療咳嗽痰多、心煩口渴。
李子 挑選新鮮李子500克,洗凈去核,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加入適量水及冰糖,放入鍋中同煮,至湯汁濃稠、果肉軟爛時關火即可,可代替果醬配合面包、饅頭食用,有除濕、止渴、利尿的功效,可治療濕熱停聚體內而引起的頭暈頭疼、胸悶惡心、發熱口渴。但李子易損傷脾胃,有腹瀉、腹脹、噯氣等癥狀的人不宜多食。
米醋 在炒土豆絲、綠豆芽、白菜等蔬菜或烹制魚、蝦、排骨等時,加入米醋。有除濕、活血化淤的功效,能治療夏天出汗過多導致的乏力、食欲減退、口干、視物模糊等癥狀。
特別叮嚀:
夏季要ldquo;辛苦rdquo;一起吃
既然夏季應當多吃ldquo;苦rdquo;,那為什么又要吃辣呢?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因此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主張ldquo;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rdquo;。意思是,夏天盡管天氣熱,但人們不可食苦味食物太多,一定要吃點辛味食物,這樣可避免心氣偏亢,有助于補益肺氣。
尤其夏天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對著吹,很容易感染風寒,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吃些大蒜、生姜、香菜、大蔥、香蔥、紫蘇葉等辛辣食物,有助驅除體內風寒。
吃辣不僅驅寒,還有預防疾病的功效。因為夏季高溫、多雨、濕度大,很容易使病原菌滋生蔓延,是腸道疾病多發季節;而辛辣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病原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此外,炎炎夏日,出汗過多或消化液分泌減少,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而這些辛辣食物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從而起到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作用。因此,夏天吃辛辣也是必不可少的。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