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十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十五期間要加大對在建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項目的財政投入促進基礎設施領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健康發展,盤活城市基礎設施存量資產
根據規劃,到2025年,城市建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基礎設施系統化水平,運行效率和風險防范能力顯著提升特大城市的城市病將得到有效緩解,基礎設施運營將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礎設施質量明顯提升,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規劃提出了四項重點任務,包括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化建設,增強城市的安全性和抗災能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動形成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新格局,完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智能化轉型發展。
規劃提出了八大行動,包括城市交通設施系統化和綠色化提升,城市水系系統化建設,城市能源系統安全保障和綠色化提升,城市環境衛生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城市居住區市政配套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改造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實際流程來看,部分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會由房企承擔,后續房企在業務轉型尤其是承包綜合業務時,需要更加關注此類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同時也要看到,這種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客觀上可以提振城市生活的舒適性和便利性,這是后續住房開發中可以分享的城市紅利
在保障措施方面,規劃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十四五期間加大對在建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項目的財政投入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給予支持各級人民政府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的資金投入,加強資金績效管理,完善按效付費等資金安排機制,有效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規劃》說,多渠道融資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和運行機制,促進各類基礎設施資金整合和統籌使用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區分相關建設項目的經營性和非經營性屬性,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合作機制,采取多種形式,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